映象网快讯(记者 阮海峰/文 段晋哲/图发自汶川报道)“身体残疾不可怕,最怕的是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5月7日,映象网记者在汶川县依然圆梦羌绣加工专业合作社看到,陈双成和爱人正带领5名学员认真学习羌绣技术。
在记者眼中,走路有些颠簸的陈双成并不像残疾人,当他撩开自己的左腿时,高位截肢的他,已经装上假肢,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他行动起来和正常人差不多。
“只要还活着,就要去奋斗”
“初中毕业后,我打过零工也当过电站工人,19岁时因为一场以外导致了左腿截肢,而右腿也受了伤。” 但谈起自己所受的伤,陈双成到现在还感觉就是一场恶梦。
他摸了摸自己的左腿说,“当时,真的是觉得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左腿的截肢对我的打击非常大,内心很痛苦。”
但是,在亲人的关爱、朋友的帮助让他逐渐走出阴影,装上假肢后的陈双成在2006年,代表阿坝州参加了四川省残运会,第一次参加残运会他就获得羽毛球项目冠军。
“参加了残运会,认识了很多比我困难的残疾人,我看到他们这么努力的为生活而奋斗,我就有了信心战胜困难。” 此后,陈双成就暗自下定决心,只要还活着,就要去奋斗,他开过小卖部,创办服装店,生活逐渐好转。
但在生意最红火时却遭遇了“5·12”汶川大地震,多年努力毁于一旦。
10年间,他比常人走的更快走的更远
这一次,残酷的现实并没有让他陷入绝望,有过一次绝望的经历后,陈双成的内心异常坚定,“我觉得既然活下来了,就要好好活着。”
在汶川县的灾后恢复重建中,党和政府大力支持农村产业发展,陈双成从中也看到商机。2010年,他自费到山东学习果树种植技术,回乡后在雁门乡索桥村发展水果产业,种甜樱桃、青红脆李、西梅等果树,成立了汶川县雁门乡双成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全村第一个靠种果树致富的人。
到2016年,在身为汶川县县级羌绣传承人的妻子朱秀琼的支持下,创办了“汶川依然圆梦羌绣加工专业合作社”,着力解决一些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就业问题。
“自创办专业合作社以来,已举办培训班4期,免费培训残疾人员60余人次。”陈双成介绍,其中,培训特殊教育学校孩子30余人次,培训来自威州镇、克枯乡、雁门乡的群众20余人次。
映象对话
映象网:合作社取名为“依然圆梦” 对你来说是为了实现梦想吗?
陈双成:之所以起这个名字,就是想告诉那些残疾朋友,身残并不可怕,有国家的好政策,有爱心人士的帮扶,再加上自己的永不放弃的干劲,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映象网:大地震之后,你为什么会比常人更积极的面对生活?
陈双成:有了曾经的经历,才更懂得珍惜当下。
映象网:震后这十年间,通过种植果树你带动村民脱贫,开办羌绣加工让残疾人学习技能,那么对未来你还有什么计划?
陈双成:今年我还想申请开办一家阿坝州圆梦职业技术学校,给州内的残疾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学到一技之长,更够自力更生。
据介绍,按照“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融入成渝,错位发展”,养生养老融合发展打造银色康养,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体验康养,与有机农业融合发展打造生态康养,与民族医学融合发展打造医疗康养,全力推进汶川特色生态康养目的地建设。
5月4日上午,映象网记者在河南省地震局见到河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中心主任王志铄和参加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当事人河南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副处长裴宗厂、河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中心地震构造室副主任赵显刚,他们向记者介绍了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工程以及在汶川参加救援时的所见所感。
十年前汶川地震时,甯家云是什邡市洛水中学高三班主任。地震中,他被掩埋在废墟里超过1个小时,受了重伤的他曾被连续三次下达病危通知书。
今天的汶川,天更蓝,水更清。一栋栋整洁漂亮的民居楼、学校、医院矗立在秀美的山川之间,以生态之城、文化之城、现代之城为理念的康养汶川赫然屹立在世人面前。
接下来的几天,映象网记者将跟随探访团队分别走进什邡市、德阳市、汶川县、阿坝州等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实地探访当地的奋进与巨变,展望未来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