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国家脊梁,实体经济是国家支柱。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振兴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热门话题。振兴实体经济的着力点在哪里?传统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又有哪些?如何加快制造强国的建设?
3月15日下午,由人民网、河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的2018全国两会特别直播节目“两会进行时—河南时刻”,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俞章法做客直播间。在装备制造业打拼近40年的他,就“振兴实体经济”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讲述了奋斗实践。
这场《两会进行时》特别节目——河南时刻,经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腾讯网、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等全国百家媒体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
实体经济核心是装备制造业 “大国重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实施重大短板设备专项工程。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俞章法对此深感振奋。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对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意义重大。俞章法认为,加快制造强国的建设,首先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加快培育若干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以大企业作为主体。
作为“大企业”,中信重工这几年无论是在装备制造的技术创新,还是国际化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绩。
结合中信重工近年来发展,俞章法介绍,目前中信重工有40%—50%的业务在海外市场,实现了海外成套、备件、主机、服务四大领域业务,除了销售服务,还设立了研发中心、制造基地。“通过企业发展,推动国家制造业进步,加快制造强国的建设步伐。”俞章法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那么振兴实体经济的着力点,又应该放在哪里呢?
俞章法认为,中国经济要好,首先要发展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核心,就是装备制造业。
(俞章法)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讨论时,提到内蒙古在高质量发展上要有作为。我认为这是对整个实体经济制造业的要求。”俞章法说,振兴实体经济的着力点,要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上加大步伐,做实、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同时要加快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等方面的步伐,让传统动能+新动能双轮驱动,从而真正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分享创新经验 愿成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
“中国产品要转变为中国品牌”,这是众多实体经济企业要努力的方向。但很多“老字号”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逐渐势弱甚至消失,这背后,是企业转型升级成败的缩影。
“企业转型有方方面面,我觉得最核心的是创新,企业要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俞章法说。
改革开放以来,中信重工在不同时期都经营的风风火火,俞章法介绍,其原因就是因为高度重视创新。
“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在技术创新领域,我们打造五院一中心的体系;制度创新上,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发挥两极积极性,通过‘放管服’的改革来加快企业管理转型;商业创新上,坚持把‘中国服务’作为核心商业模式……”
俞章法一一介绍中信重工在不同方面的创新经验。这家60多年的传统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不断进步,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下不断出新出彩。在他看来,党的十九大召开,为实体经济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家老牌国企未来的愿景,是希望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领先装备制造企业,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
焦裕禄精神作为“红色基因” 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在当天的“两会进行时—河南时刻”直播中,面对主持人的提问,俞章法还透漏了中信重工发展过程中一段历史故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曾在中信重工工作过9年。俞章法坦言,那段历史,成为这家60多年国企不断铸就“大国重器”的精神指引。
俞章法介绍,中信重工的前身是洛阳矿山机械厂。作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早在1956年就建设完成,1958年正式开始投产。
“焦裕禄是这里的第一代建设者,在他18年的工作生涯中,有9年是在中信重工度过的。”俞章法说,焦裕禄在中信重工工作的9年里,形成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俞章法说,在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中信重工考察并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室。他提出“焦裕禄精神孕育形成在洛矿,弘扬光大在兰考。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
如今焦裕禄精神在中信重工传承着。俞章法说,通过不断地践行焦裕禄精神,中信重工立足时代发展需要开展了立标、对标、践标、验标实践活动。“中信重工要把焦裕禄精神不断地传承下去,让焦裕禄精神作为‘红色基因’,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俞章法说。
人民网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联手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共同推出“全国党媒报两会”,实现“信息共享、内容定制、平台共建”。作为人民网品牌栏目,《两会进行时》在2017年两会期间创下了直播120小时、访问量1.38亿人次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两会报道纪录。
河南广电携手人民网推出《两会进行时》特别节目——《河南时刻》
建设制造业强省,就要推动河南制造朝河南创造转变,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这是质量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杨建国正式获聘为该商会战略发展 顾问。” 杨建国说,欢迎致力于投资河南,抓住河南县市发展机遇的企业以及企业家,携手老杨会客厅,一起共赢未来。
我省企业降成本再迎利好。增效方面,实现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可全国联网,由起运地省份统一受理,沿途省份限时并联审批,一地办证、全线通行。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王玲杰表示,物流降本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属于“显绩”,物流增效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属于“潜绩”,二者双管齐下,才能协同发力,惠及长远。
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努力提升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扎实推进实体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17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在各领域频频发布多项降成本措施。通过深化电价、天然气改革,规范金融等领域收费等措施,已经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700亿元。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要做好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同步升级,探索完善重大项目招引机制,推动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提升。
记者日前在多地了解到,一段时期以来,为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个方面持续推出降成本措施,并且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实物资产都有一定的风险,金融市场交易的各种金融工具可以使偏好风险的投资者承担风险,使厌恶风险的投资者规避风险,如股票、债券、信贷等。
正如对话中,主持人杨建国和特邀嘉宾梅绍华共同总结的一样:天津滨海也许是这一轮全国振兴实体经济的最佳样本。
正如对话中,主持人杨建国和特邀嘉宾梅绍华共同总结的一样:天津滨海也许是这一轮全国振兴实体经济的最佳样本。对话中,杨建国和梅绍华与在场企业一起,梳理出了振兴实体经济天津滨海模式的六个维度。
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如果不能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就无法在市场上立足。目前,企业在通过自身努力降低经营成本方面仍有较大空间。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
实体经济是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点,也是未来发展的最大依凭。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与世界经济长周期进入下行阶段交汇的大背景下,我们只有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才能培育发展新动能,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保定出台限购政策,说明保定市场也存在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