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
映象网快讯(记者 阮海峰 文/图)12月1日18点30分,X8203次中欧班列(郑州)满载着货物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圃田车站出发,开往万里之遥的德国汉堡。从本月起,中欧班列(郑州)开行频次升级为每周“八去八回”,本月中下旬将完成全年发送500列的目标。
中欧班列(郑州)开行4年增长8倍
自2013年7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郑州)从中国郑州始发,开启了每周“一去一回”。这是国内最早实现双向对开的班列,随着中欧班列在全国遍地开花,“一带一路”倡议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2013年7月18日,中欧班列(郑州)开行首列,全年开行13列;2014年,中欧班列(郑州)实现每周去程1列、回程1列,全年开行78班;2015年,中欧班列(郑州)实现每周去程2列、回程2列,全年开行97班;2016年,中欧班列(郑州)实现每周去程3列、回程3列,全年开行137列。
郑州铁路口岸
倡议是中国的,机遇是世界的。进入2017年,中欧班列(郑州)发展步入快车道,从年初的“四去四回”增加到目前的“八去八回”发送量翻翻,全年计划开行500列,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汉堡站,全程10245公里,境外覆盖24个国家121个城市,国内服务企业300余家,合作伙伴1700余家,境外合作伙伴达780家。
国内集疏以郑州为核心,公路、铁路运输网络覆盖1500公里半径区域,辐射2000公里,覆盖全国四分之三省份,并通过海运、铁路和公路过境中转向东辐射到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
连接中欧,造福沿线 中欧班列(郑州)成为振兴区域经济的“造血仪”
从每月1班到每日1班,从时速80公里到120公里,从500公里集货范围到1500公里集货区域……中欧班列(郑州)开行4年多来,频次加密,速度加快,口岸增多,集货半径增大,运往欧洲的货物从高档衣帽、纺织品到汽车配件、电子产品、工程机械、医疗器械、飞机制造材料、烟酒小食品等共1300余种河南省外的货物运量占到了80%,其中日本、韩国的货物达20%。
连接中欧,造福沿线,中欧班列(郑州)是振兴区域经济的“造血仪”。中欧班列(郑州)受热捧的根本原因,并不只是因为产品本身,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理念。自4年前,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以来,“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沿线国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实实在在。
在国内中欧班列“重去空回”现象十分普遍,郑州局从优化受理、配车、装车、制票、开车等环节的作业流程,兑现对客户的承诺,畅通运输通道,努力保证列车安全正点,助推了“买全球,卖全球”,中欧班列(郑州)从此成为企业眼中的“黄金列车”。与此同时,这个局不断压缩运到时限,提高管内选车、配送、装运、编组效率,与通过局协商,确保班列安全正点。
随着中欧班列(郑州)四年来常态化运行,客户的多元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带来了对冷链等特种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冷链运输也为中欧班列的货源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不仅把国内对温度敏感性的产品送出国门,送达到欧洲沿线千家万户;也使欧洲的鲜活农产品、美味的巧克力、牛奶、水果、酒等产品带到国内市场,走进了老百姓的厨房餐桌。
国内唯一实现国际集装箱冷链业务常态化班列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是人民的呼声、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郑州局积极发挥铁路运输优势,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结合物流发展需要和河南省、郑州市的规划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中欧班列(郑州)开行,构建东联西进、陆港相通的多式联运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目前,中欧班列(郑州)是国内唯一实现国际集装箱冷链业务常态化的班列,冷链业务运输的冷藏箱货物品类增多。
映象网记者了解到,去程班列主要有农产品、医药品、食品类、精密仪器、电子产品、特殊材料的产品;回程班列主要有果蔬饮料、休闲食品、酒类和乳制品等。这种冷藏箱箱体外装有一个专用的空调压缩机,可将箱内温度控制在10℃至-20℃,还有柴油箱和充电设备,为空调压缩机提供动力,油箱容量为400升,可满足空调压缩机24小时全天候运作,运作时长达15天以上。具有可远程操控的精准温控系统,GPS定位系统,配备完善的运输管理系统和标准化的操作模式,能为客户提供“门到门”、全程可视化的冷链运输服务。
合作共商,发展共享。郑州局加强与郑州车务段等相关站段联系协调,建立铁路系统内部以及铁路与海关、国检等协调联动机制,抓好各方面的工作衔接。这个局发挥地域优势,积极配合地方相关部门,结合物流发展需要和河南省、郑州市的规划战略,超前谋划,构建以郑州为主要节点的东联西进中欧班列(郑州)运输通道。
从差点在灶台被烧掉,到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泡桐的命运绝地逆袭;从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下泡桐防风治沙,到泡桐被制成乐器远销世界各地,兰考泡桐的使命也悄然转变。兰考泡桐,改变了人们的命运,让大家脱贫致富,在世界各地奏出崭新的音符。
12月7日上午9点,在郑州航空港试验区智能终端产业园的展示大厅,各种新型手机的新功能及新的应用层出不穷。
12月7日上午,河南省“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型主题蹲点采访活动在兰考举行启动仪式。中央驻豫媒体、省直主要媒体等多家新闻媒体参加此次活动,与会的党员代表重温了入党誓词。
自2013年7月18日,第一趟由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港公司)主体运营的郑欧班列从郑州发往德国汉堡,开启了中国与欧洲的“新丝绸之路”,标志着郑州沟通世界的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由此打通。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中欧班列(郑州)今年累计开行449班,包括去程239班、回程210班,平均满载率79.9%,货值24.35亿美元,货重23.40万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中欧班列(郑州)今年累计开行449班,包括去程239班、回程210班,平均满载率79.9%,货值24.35亿美元,货重23.40万吨。
8月14日,第450列中欧班列(郑州)将从郑州圃田车站出发驶向万里之遥的德国汉堡。进入2017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频次连续升级,从年初的每周“四去四回”逐步加密至每日常态化开行。
从2013年7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郑州)从中国郑州圃田车站始发,这是国内最早实现双向对开的班列,从最初的每月一班到如今的每周“去六回六”,中欧班列(郑州)就是一部“简版”的奋斗史。
深入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河南再出发”,河南广电全媒体推出系列报道《你好,中欧班列》,今天播出第三集,来看记者发回的报道。
深入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河南再出发”,河南广电全媒体推出系列报道 《你好,中欧班列》,今天播出第二集,来看记者发回的报道。
肩负“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担当,河南正围绕打好“四张牌”,着力营造“内陆开放高地”。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和核心腹地,河南经过不懈努力,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米”字型高铁的成型已指日可待,中欧班列(郑州)领跑全国……这些都为河南的开放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在华沙共同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
6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在华沙共同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
据悉,中欧班列(郑州)将打通经土耳其到卢森堡的南欧线路。
2月25日,映象网记者从郑州铁路局获悉,今天下午4点44分,50车编组的X8203次中欧班列(郑州至汉堡)从圃田站驶出。这是自2013年7月18号中欧班列首列开行以来,郑州铁路局开行的第200列。
今年2月,央视财经频道连续报道了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欧班列,引起了广泛关注。说到中欧班列,在国内现有的通往欧洲的班列中,郑州到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尤其引人瞩目,这趟班列覆盖了欧洲14个国家36个城市,货运总量和满载率均排在中欧班列中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