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光明在工作一线。
图为张光明在工作一线。
映象网讯(记者 燕子丹 文/图)“选择安定,只需要活在当下,选择奋进,则必须开拓未来。”这是郑州北车辆段科技开发中心负责人张光明的座右铭。而他也在20年的科技开发工作历程中不断地诠释与坚守着这句话。
处处留心皆学问
时间回到2000年夏天,他在段检修车间进行调研时,无意中发现职工在更换侧架立柱磨耗板时,由于没有专用工装,仅一个铆固侧架立柱磨耗板工序就消耗了近4个小时的时间。张光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心研发一种省时、省力的新型侧架立柱磨耗板铆钉机。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研制出了“斜契式侧架立柱磨耗板铆钉机”。这种铆钉机使用方便、快捷,将作业时间压缩了近2/3。该工装不仅填补了中国铁路货车车辆维修设备的空白,还是目前国内产品中唯一一种能适应提速转向架使用的维修设备,被原铁道部指定为全路站修车间必备工装设备。这项发明成果荣获了2004年“全国首届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这只是张光明众多发明中的冰山一角,从事科技开发工作20年来,张光明不断求索,带领团队研发出多项全路领先工装设备,开发的产品多次荣获全国、全路、河南省、郑州局科技进步奖。他本人荣获“茅以升工程师奖” 、“河南省优秀科技专家”、“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郑州铁路局“科技拔尖人才”、“郑州铁路局科技创新状元”称号。他也被干部职工亲切地称为“工匠达人”。
“只有不断学习创新,才能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这是张光明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一摞摞业务书籍和设计图纸。在张光明的脑海中,科研的路上,不进则退。他认真学习车辆新构造、新知识,不断了解兄弟站段和其他车辆厂的车辆改造信息,围绕安全的热点和难点展开一轮又一轮科技攻关。
轻伤不下火线
科技创新的路上充满坎坷。但张光明甘于付出。2007年初,随着70吨级货车在全路的广泛应用,新型17型车钩也大量装车使用,随之而来给检修工作带来难题。由于17型车钩缓冲装置构造复杂,与原有的车钩相比体积大,职工在分解和组装作业时,没有专用工装设备借力,全靠人工,尽管增加了人手,但工作起来仍然异常费力,效率低,还很容易砸手碰脚,不能满足检修工艺、达不到修程要求。当时,郑州检修车间检修70吨级货车时,一天只能检修1至2辆车。一度严重制约了检修效率。当时,全路也没有一件先进的工装。当张光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决心攻克这一难题。他跑现场实地了解情况,带领中心的技术人员查资料、绘图纸,经常加班加点。 2007年10月22日夜里11点多,张光明和科技开发中心人员在检修车间大库内对刚刚研制出的17型车钩缓冲器拆装机样机进行试验。当他准备将缓冲器吊运至拆装机上时,吊装带突然断裂,缓冲器滚落下来,砸在他的脚面。几个伙计赶忙把他送往就近的医院,经过鉴定,他被定为国家四级伤残。医生建议他最少休息一年,但不到二个月,他就又继续投入到项目试验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研制出了高效便捷的16、17号车钩缓冲器拆装机。该设备性能先进、作业效率高、安全系数大,大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检修效率。截止目前,全路90%以上的站段都在使用张光明和他的团队研制的设备。
有什么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追求,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从事科技研发工作以来,张光明淡泊名利。曾有多家路内外企业、科研机构高薪聘请他,都被他婉言拒绝。他说,我是一名老党员,是企业培养了我,我研发的每一个工装、每一台设备,都离不开段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我要感恩企业给予的平台,才有可能创造这样的成绩。这辈子,我要扎根基层,为企业科技创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20年来,张光明在《河南铁道》《铁道车辆》《中国机车车辆》等路内知名核心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7篇。先后取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和国家专利20多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7项。在科技创新的路上写下了别样的精彩。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梦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中国人讲爱国主义,同时也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
梁兵如饥似渴地学习数控加工新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拓宽思路、融会贯通,创新工作思路和加工方法,技能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梁兵如饥似渴地学习数控加工新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拓宽思路、融会贯通,创新工作思路和加工方法,技能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1990年,她通过了中原量仪厂的公开招工,被分配在一车间车工组,当了一名学徒工。从学徒到独立上岗,在这个量仪厂最累最不好干的岗位,她干了六年,这为她后来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990年,她通过了中原量仪厂的公开招工,被分配在一车间车工组,当了一名学徒工。从学徒到独立上岗,在这个量仪厂最累最不好干的岗位,她干了六年,这为她后来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的生产车间里人来人往,许多大型设备正在不停地运转着。如果突然有机器出现了故障,厂里的职工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一定是有着“大拿”称号的李向宾。
技术总工刘奕超这样评价他的同事母永奇。略显瘦弱的身躯,青涩的面庞,当第一次见到母永奇,记者无论如何也没能把他和深邃的地铁隧道、机械的轰鸣与重达百余吨重的盾构机联系到一起。
而在这些荣誉背后,有着他超乎常人的毅力与信念。就像他的座右铭所说的那样: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不舍昼夜。
“只有掌握一流的技术,才能制造出一流的产品”,让身边的组员都有自己擅长的技能,是他对小组每个成员的要求。
李震廷所在的起重组在炼铁厂是提供24小时服务的班组,遇有吊装等专业疑难问题,大家都会咨询他的意见,经常有领导或同事对他说这样一句话:“老李,你来了,我的心就踏实了……”
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氧化铝厂高级技师王永伟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操作经验,积极探索低品位矿石条件下的磨矿操作方法,潜心钻研,总结出了《格子磨“三勤一控”操作法》,经试行,平均每月减少摇磨时间60余小时。
我们的“中国梦”将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的乃至世界性的伟大梦想,我们都将化作追梦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挥洒自己的青春,书写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