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我为中原出彩做贡献】卷绕大师张国华:坚守岗位 不忘初心

2017年05月25日09:15  来源:映象网

5034

张国华接受采访

张国华接受采访

  映象网讯(记者 燕子丹 文/图)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看似平平无奇,却在各个领域做出非同一般的成绩,看似朴实无华,却为我们的生活做出巨大的贡献。5月15日,由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我为中原出彩做贡献”大型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无可替代的卷绕大师

  一束尼龙66工业丝,有208根单丝组成,每一根单丝细到不足头发丝的三分之一。 一个尼龙66工业丝筒子,有十公斤重,展开长度有106公里长,差不多有从平顶山到少林寺那么远,按照尼龙66工业丝质量要求,不能有一根毛丝。在二百多度的纺丝温度下,在每分钟近三千米的纺丝速度下,谁能做得到呢?张国华能!谁能一个月做得到呢? 张国华能!谁能一年做得到呢?张国华能!谁能三十多年都做到呢?只有张国华!帘子布发展公司原丝厂党支部书记杨洪林动情地说。1981年,张国华通过招生考试进入了当时的平顶山锦纶帘子布厂,成为了中国尼龙66帘子布产业的第一代原丝卷绕工,这一干,就是36年。36年来,他累计生产原丝110多万筒,价值两个多亿,班中巡回检查路线超过12万公里,解决各类生产技术难题100多项,是中国尼龙66行业从事卷绕岗位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张国华展示高超的卷绕技术

张国华展示高超的卷绕技术

  打败日本专家 只为国人争口气

  张国华刚参加工作时,为帘子布厂指导生产的是日本的专家,但是他们看不起中国工人,觉得中国人不可能生产出高品质的帘子布。当时,张国华的师傅是一位叫西村的日本专家,他只教一些基本操作,核心技术并不会讲。更是直言不讳地说:“中国人不可能管理好这样的现代化企业,将来肯定得请我们回来!”这句话让张国华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技术学到手,给咱中国人争口气!没有经验,他就一边细细地观看日本师傅的操作,一边自己暗暗地琢磨,一遍遍练习,一点点掌握。因设备转速高,温度高,张国华的双臂上是一处处被烫伤的疤痕。

  1984年日本专家回访时,看到工作现场干净整洁、生产井然有序,感到出乎意料。就提出要进行一场现场挂丝操作比赛。挂丝,是检验卷绕工操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挂丝时间越短,证明技术越娴熟,产生的废丝就越少。张国华和几位工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张国华和曾经的西村师傅成了对手,现场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张国华只用了19秒就完成了一整套挂丝操作,比师傅西村还快了5秒,获得了第一名,现场掌声一片。日本人当场竖起了大拇指,夸他是“无影手”,说“中国人,了不起!”那一年张国华20岁。

  临危受命 创“张国华操作法”

  2013年4月份,帘子布发展公司试生产时,50岁的张国华又被派去当“先锋”。由于是刚试车,可纺性很差,张国华守在卷绕岗位指导生产。当时,帘子布发展公司卷绕岗位95%以上都是新工,缺乏实践经验。投产之初,废丝率一直居高不下,张国华 看着一桶桶的废丝,心急如焚。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新工的操作水平呢?他 班前班后冥思苦想,用30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便于学习的操作法,并手把手的教给新工。卷绕工的操作技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废丝率由刚试车时的25%,下降到目前的3.0%,当月,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这种操作法,后来 被公司命名为“张国华操作法”。

  张国华把名利看得很淡,把个人利益看得很轻,但始终把工作和事业看得很重;他常常把个人的病痛置于脑后,而始终把企业和工友的利益牵挂于心;张国华用言语和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新时期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什么是将普通工作当成毕生事业不懈追求的执着精神,而这些精神正是大国工匠的精神之魂。

文章关键词:我为中原出彩做贡献;张国华;卷绕大师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