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之变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脱贫攻坚,兰考成功交卷
是什么
激发出了惊人的意志
和源源不断的力量?
殷殷嘱托犹在耳
敢教日月换新天!
——系列微专题《兰考之变》
带您感受此刻最真实的兰考
编者按
兰考,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扶贫干部和当地群众撸起袖子,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扑下身子大干了三年!2017年3月27日,兰考县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宣布率先脱贫。
他们怎么做到的?究竟下了哪番"绣花"功夫?现在是什么面貌?脱贫之后的路又该怎么走?河南广电全媒体推出六集系列微专题《兰考之变》,为您讲述兰考脱贫背后的故事,给正走在脱贫路上的干部和群众以参考。
今天是第二篇章:行动之变(上、下集)。
▼兰考之变行动篇(上集)
兰考,穷了几十年了,大家卯足了劲儿要脱贫,可怎么脱贫呢?那得先想明白一个问题——兰考为啥穷?
兰考县委书记 蔡松涛
之所以穷,主要是我们产业不强,我们虽然是农业大县,但我们不是农业强县。
产业不兴,经济没支撑。要想彻底脱贫,就必须兴产业,拔穷根!
行动之变
在精准上发力,下“绣花”的功夫
2014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了。当时面对的直接问题就是:搞啥产业?贫困户状况千差万别,各村情况不一样,资源也不同,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在精准上发力,要下一番“绣花”的功夫。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一直有养殖的基础,政策就开始扶持这里的养殖产业,对有养殖需求的贫困户进行金融支持。
闫春光就贷了5万块,开始养鸡。
兰考县张庄村村民 闫春光
当时喂了三千多只,那一年挣了十几万块钱。2015年年底脱贫了,生活过得也越来越好了。
像闫春光一样,整个张庄村207户贫困户,有58户都靠养殖脱了贫。而在兰考,115个贫困村,靠发展自己特色产业脱贫的,张庄村只是一个缩影。
兰考县扶贫办主任 胡良霞
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引导他们发展。在乡村,我们是打造“一村一品”,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一个特色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为了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兰考探索出了一条金融扶贫新模式,先后拿出3000万风险补偿金,撬动各类金融机构向贫困户发放贷款3亿元。
找到了方法,又有了资金,贫困户动起来了。夏武营村143个贫困户,135户靠种蔬菜脱了贫;小宋乡东邵村靠212个温室大棚,全村脱贫;徐场村65户贫困户,54户靠泡桐发展乐器产业脱了贫;紧接着,曹庄村的莲藕挖起来了,赵垛楼村的哈密瓜种起来了,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了,干劲儿更足了。
兰考县赵垛楼村村民 朱敬军
现在已经不是脱贫了,已经是在小康的路上奔着嘞。
所有的美好都值得纪念。
如今的兰考,已打造木制品特色专业村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20家,“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并向着更高的产业集聚化迈进。
今天(6月6日)上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们和第一书记”座谈会召开,来自河南十二位驻村第一书记代表、中石化、丹尼斯、鲜活美迹百货、菜篮网、华润万家等多位商超流通企业代表参加座谈会,十二位驻村第一书记代表说出了关于扶贫工作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