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电全媒体又一力作
五集大型电视政论片
《“四张牌”升级河南》
城市,人类文明在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创造。
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书写城市故事的连续剧。工业、科技、文化、艺术,代表文明发展的各种主要元素,几乎都是在城市展开。古往今来,自城市出现之后,城市就成为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2005年5月,大西洋西岸《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把黄河岸边的开封再次推到世界前台。
今天,搭上郑汴一体化快车的开封已远非11年前的模样。以郑州为中心,洛阳、开封为副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正成长为国家级城市群。
【《“四张牌”升级河南》第三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开封,七朝古都。
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这个城市迎来了它的巅峰时期。
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这座北宋都城的城市生活风貌。那时的开封,人口最多时已过百万,是世界上首个有确切记录的百万级人口的城市。
在这个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的带动下,宋代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其GDP占全球的比例甚至超过了50%。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杨世利:
开封当时它发挥着强大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它吸引着各种文明,在这里面汇集、融合、提高,封当时不仅引领全国的发展,对亚洲各国经济发展都起了带动作用。
如今的开封,恐怕没有经济学家会去统计它的GDP和世界GDP的关系,甚至很少会去掂量它在整个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量。人们更多会把注意力集中于那些大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被定义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当今中国,最富裕的地区莫过于这四个城市所在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三大城市群。这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8%,集聚了全国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收入遥遥领先全国。
国家发改委研究员 冯奎:
从我们的理论分析,及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上来看,城镇化首先对于工业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我们的工厂也越来越多,服务业就会越来越发展,所以说它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城镇化也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最终的结果就是在比较少的建设用地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实现更高的产出。
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经过历史变迁已经是农业生产、农村人口大省的河南而言,城镇化的过程可谓任重道远。
2009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为37.7%,首次越过30%。这一年,全国的城镇化率是46.6%,河南落后全国了8.9个百分点。
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达到46.85%。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814万人。
跟自己比,河南的城镇化率这些年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跟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的城镇化率在中部六省中不占优势;跟全国相比,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是56.1%,河南差了将近10个百分点。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谷建全:
建国以后,我们国家政策的取向,是靠牺牲农村发展城市的,是靠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因为我们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所以我们的城镇化相对是滞后的。所以我们整体上来讲,从历史上讲,是这样一个情况。由于我们欠账比较多,虽然这些年我们城镇化进度是比较快的,我们每年大致有1.5个百分点,但事实上我们现在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们还是比较落后的。
毫无疑问,如何尽快提升城镇化率,是摆在河南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当然,片面追求城镇化率数字的提升,绝非新型城镇化的要义。对于河南,真正难的或许不是城镇化率如何提高,而是另外一个整个中国都在面临、河南更要认真对待的大课题,那就是“人的城镇化”。
伴随着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使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0%以上,但城镇户籍人口的比重却只有35%左右。
也就是说,按照半年以上常住人口的口径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7亿人中,有大约2.2亿人仍然持有的是农村户籍,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享受不到城镇户籍人口所能够享受到的城市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障住房等待遇。他们中的不少人也不把自己当做城里人,随时随地准备撤出。
而另一方面,城市也将他们叫做“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夫妻两地分居、子女留守原籍、退休以后到哪里去等人生重大问题,很少进入城市管理者的视野。
一间出租屋,一把破吉他,44岁的河南搬运工王旭、29岁的东北"北漂"刘刚,两个光着膀子的男人用苍凉的嗓音唱出的《春天里》,一时间感动了无数人,也让农民工这个群体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以这种别样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陈耀:
现在有大概17个百分点的人口,属于虽然进城了,但是他不能够享受到城市的这种市民的公共服务,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中央讲,我们现在的新型城镇化,要把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作为近期的一个重点。
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是在城市定居,而定居的前提则是在城市中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迄今为止,农民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就业的不稳定。一项调研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45次。特别是大量中小企业,与农民工签订正式用工合同的比例很低。大量报酬低廉、“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农民工,很难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
赵广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毕业生,目前在天津攻读研究生。2012年,赵广开和另外七名同学组织了一个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关爱农民工及其子女实践服务团”的社会实践团队。这年暑假,他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农民工生存状态的问卷调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毕业生 赵广开:
我们在社会实践选题的时候,我们老师就提了这样一个观点:你们从农村来的孩子,你们真正了解你们的父辈他们的真实的生存现状吗?我们一想,确实,我们虽然跟父亲或者是母亲交流的时间比较多,但是我们真正地去了解他们,相对来说是非常缺乏的,特别是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外面到底遭遇到什么样的生活困境,或者是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也是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去了解他们,展开了相关的调研。
赵广开和同学们走访了大量在郑州的农民工,收回500份有效问卷。调研数据显示,大约85%以上的在郑务工的农民工没有享受到相应的福利待遇。关于农民工工作、住宿、饮食环境的调查显示,由于条件简陋、卫生较差,不少农民工患上了传染性疾病,有的则因为长期居住在潮湿阴暗的地下室,过早地患了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
国家发改委研究员 冯奎:
在中国,解决他们(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化的问题非常紧迫、非常重要。一个方面来说,作为人口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他们不能够享受到城镇的这些公共服务,我们的城镇化实际上是虚假的,我们没有给他们带来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第二个方面,如果他们不能够在城镇里面就业生活,没有长期的稳定的预期,我们也很难指望他们在城镇里面去投资去买房,这样呢,希望依靠城镇化拉动经济的目标也实现不了。
毋庸置疑,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将构成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驱动力,其影响将不亚于30多年前开始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对于河南而言,新型城镇化是富民之路,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最佳选择。农村转移进城的人口,若能安家立业,改变的是几代人的命运。有序地将大量农业人口转移进城,永久改变的是农村面貌。河南省有1亿多亩基本农田,农村人均耕地大约2亩;美国耕地大约26亿亩,农业人口平均耕地在800亩以上。只有让农民少起来,才能让农村富起来。城也富了,乡也富了,城乡协调发展就在其中了。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许正中:
以人为中心布局各项政策,比如,我们现在能不能在河南全境域,率先搞社会普遍服务。什么是社会普遍服务?就是作为一个人的本能、人的潜能的发挥,要在政府这里头得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全覆盖、可持续和公正,以及可获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卢中原:
什么叫新型城镇化,新在哪?一切围绕人的需求。如果这地方没有产业,到这儿来的人什么都不方便,这不叫城镇化。都涌到大城镇,享受不到大城镇的公共服务,也不叫城镇化。我们不能允许弄一大堆贫民窟,造成两极分化。对我们河南来说,我觉得这一条是非常重要的,推进新型城镇化。所以你看习主席提出的四张牌,如果我们细细地来把它解开的话,对河南来说都是很有针对性的。
新型城镇化“新”在人的城镇化。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新型城镇化才能真正走向现代化。城镇的发展终究要依靠人、为了人,以人为核心才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本质。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病不是城市的必然产物,而是管理不到位郁结出的毒瘤。新型城镇化必须在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尊重科学,顺应自然,用智慧规划、管理城市。
河南省委书记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三个一批人”为重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实施“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的机制,让更多进城农民能够安居乐业、融入城市。
2016年临近岁末,国家再次赋予河南新的使命。
郑州,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又有了新的定位:“国家中心城市”。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历史大潮中,古老厚重的中原大地,生机更加勃发。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许正中:
中国五千年以小耕农为基础的社会架构,在河南这块地方能不能率先进行改变,是推动河南现代化乃至全国现代化的关键。河南现代化了,中国才能真正现代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最深刻的两件大事。
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河南将是这一进程中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预告】
大型电视政论片《“四张牌”升级河南》
明天播出第四集《河南连通世界》
不沿边不靠海的河南如何打造开放新高地?河南的基础设施在支撑了经济社会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已不适应发展的新要求。发展的现实倒逼河南必须加大建设力度,以创新和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提升基础能力。空中陆地一起走,“主动脉”和“毛细血管”全面打通,河南劣势不再,优势更优。《四张牌升级河南》明天播出第四集《河南连通世界》。
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又一个关口来临,河南工业向何处走?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界限日趋模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的今天,河南如何布局产业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