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引起国人的强烈认同和思考。
“青灯黄卷苦读,热血挚情坚韧”,匠心,成为专业主义和极致追求的中国式表达。工匠精神的内核在于匠心,匠心的骨髓在于精心营造、恪守执着。对于匠心的坚守,是古老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原本就温柔敦厚的底蕴。
长久以来,中原大地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厚重文化,涌现出无数匠心企业和人物,对专业主义的坚持,对匠人精神的执着,一直就是河南人的立业之本。
在喜迎河南省十次“党代会”之际,大象融媒·映象网重磅推出《匠心河南》系列特别策划,从民间的技艺传承,到企业的品牌锻造,再到涉及国计民生的扶贫、治污、城建等大局建设,无不彰显着河南人的工匠精神。我们希冀以《匠心河南》的特别报道,洞悉河南这片热土上的“工匠精神”和文化传承,聚焦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匠心治省”,以河南匠心,致敬匠心河南。
今日推出《匠心河南》第九期:《匠心推进城镇化 让百姓“任性”享受小康生活》。
“我们家现在这生活,就俩字,得劲。”新郑市孟庄镇鸡王社区的王栓喜如今说起话来,眉目间都是笑。王栓喜一家在社区改造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不仅全家有了工作,收入也是翻了十倍,手头充裕了,生活就变得格外有底气。在王栓喜看来,这都要归功于城镇化带来的利好。
而与王栓喜同样“得劲”的王辉,也早已经习惯了住在开封、工作在郑州的“双城”生活。每天往返于郑汴两地,王辉乐此不疲。“来回都很方便,我觉得我很喜欢这种状态。”王辉的“方便”,正是得益于郑汴两地的电信同城、金融同城、产业同城、资源共享等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和实践。现在的郑汴两地市民,几乎都把这种“一家亲”的便捷当作生活的日常。郑州和开封,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近过。
如今,在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享受着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政策红利时,“升级版”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脚步,正在带领亿万父老乡亲迈入新时代。
记者 阮海峰
社区改造后 村民人均固定资产翻了十倍
孟庄镇群众在鸡王社区表演文化节目
“我现在向任何人介绍我的家庭生活,都有底气!”
10月24日,郑州市区东南方向30公里处的新郑市孟庄镇,热闹非凡,宽阔的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俨然看不出这是一个小镇。家住孟庄鸡王社区的居民王栓喜显得十分激动,他对记者说:“这几年,家中生活变化确实很大。两个儿子在华南城上班,每人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老伴和儿媳妇们在社区保洁,月入各有1800元”,而他本人在社区门口钢材市场上班,收入也算可观。
不过,令王栓喜更开心的,除了稳定的收入之外,在入驻新型社区后,他们一家还分到了5套房,住3套租两套,算下来年全部收入过了20万元,一家人幸福感十足。在五年前,他的家庭还不是这样,“当时手里没有钱,一家人生活得紧紧巴巴的,哪里有什么底气”。
曾经的鸡王社区也是“村味儿”十足,位于孟庄镇西北部,原村民住房占地320亩,共7个村民组、380户、1700人。村民以务农为生,也有种枣树、贩枣子挣钱的,但生活都只能保持在温饱线上。
鸡王社区改造启动后,安置房建设用地80亩,节约出240亩地用于地产开发或产业发展,一下盘活了整个村子:村民住上新居,分到现钱,也有了就业岗位。所以,现在这个社区里,轿车不稀奇,村民追个潮流买新款的苹果手机更是家常便饭。
过去,居民人均住房不足30平方米,人均固定资产不足2.5万元,集体资产基本为零。社区建成后,原有房屋户均补偿13万元,人均无偿分配居住用房50平方米、商业用房10平方米,人均固定资产达到25万元。这一个个喜人的数字背后正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政策红利。
目前,新郑市的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47.5%提升当前的至61%,并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
惬意的“双城生活”就是这么任性
郑开城铁
从郑州东站出发,向东50公里,就是开封。
“郑州和开封两座城市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近过!”王辉是郑东新区的一家金融公司的中层领导,他每个工作日开车往返于郑州、开封两地,是名副其实的“双城”生活一族,他享受着郑汴融城带来的生活上的便利。
“郑州的环境不适合我这种性格的。”工作在郑州,居住在开封,这种在一般人看来的“麻烦”生活,王辉却过的很惬意。
作为土生土长的开封人,王辉几年前就在开封“西郊”的集英街买了新房。“虽然在郑州工作,但从来没打算在这里定居。”他说,自己的家人朋友都在开封,那里才是家。
当然,除了情感因素外,他也认真计算了双城生活的成本。
刚来郑州打拼的时候,王辉一直在郑州南阳路附近租房往。两室一厅的房子每月房租是1500块,再加上水、电、气、暖以及生活用品、家具等开销,他说每个月至少需要花费2200块。
在开封定居,跟家人一块住,王辉说来往郑州的主要花销就是油钱。“天天往返,所以我也认真算了下,我的车每公里油耗在5、6毛钱,从公司到家差不多有65公里,每天往返油钱最多是80块,一个月刨去周末,就是1700多块,比一个人在郑州还要省钱。”
除了钱之外,时间成本也是他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南阳路住,每天骑电动车上班的王辉,上班一般用时40分钟,而现在开车从开封到郑州,用时将近70分钟,在他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此外还有郑州的房价,“太贵了,整体算下来,还是住在开封划算,同样的钱住大房子”。
王辉目前很满足于往返两地的双城生活,他认为,与家人在一起生活,令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而王辉的满意感其实是郑汴一体化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经过十余年的顶层设计和发展事件,从2006年10月,郑州开封两地电信同价,到2014年12月28日,郑开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郑汴一体化推进10余年的时间里,在金融同城、电信同城、生态同城、产业同城和资源共享等方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融城生活带来的福利和便利。
“升级版”河南新型城镇化将迈新台阶
“加快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强化新型城镇化带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区域发展协同。”
2016年1月25日,时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谢伏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表述。短短的几十个字,却充分表明“新型城镇化”在全省工作中的重要性。
2015年12月26日,中共河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通过《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指出,城镇化水平低仍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症结所在。为此,“十三五”期间,河南将着力推进四化同步科学发展,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构筑城乡平衡发展新格局。
2014年河南省制订印发的《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并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这一深化户籍改革举措,真正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符合迁移条件的居民可以在城乡之间迁移。户籍改革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河南省做出了很好的尝试。
“十二五”期间,河南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38.8%上升到46.6%,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郑州市”。
如今,“米字型”高铁正在建设中,以郑州为中心,涵盖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等8个省辖市“半小时”核心圈、涵盖其余9个省辖市(河南共18个省辖市)的“1小时”紧密圈和涵盖中原经济区其他中心城市的“1个半小时”合作圈正在形成。这意味着在“十二五”探索破局的基础上,通过省委省政府的匠心布局,“升级版”的河南新型城镇化将迈上更高台阶。
系列报道:
《匠心河南》特别策划(1):省委书记当"工匠" 开凿河南精准扶贫路
《匠心河南》特别策划(2):匠心开凿脱贫路 更匠心致富每一户
《匠心河南》特别策划(4):匠心祛除"国企病" 甩掉"包袱"再造传奇
《匠心河南》特别策划(5):从"四通"到"八达" 匠心营造"郑"中心
《匠心河南》特别策划(6):为一口"气" 150万"捉霾人"与"天"斗法
他是一个捏泥人的,被誉为“泥人赵”。他让小小的泥人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徽章获得者,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文化大使。赵恩民的泥人,曾得到温家宝的称赞,也曾被当作国礼,送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
郑州和开封历史上渊源极深,和两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有着天然的联系。郑州至开封两个城市的空间距离是60公里,随着两市向东、向西的相向发展,实际相距仅38公里。而且两市之间地势平坦,基本无任何天然障碍,为两市相向扩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脱贫,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而省委、省政府便是“工匠”,他们精心构图、雕琢,最后逐一让老百姓脱掉贫困帽,走向小康,让整个河南富足、安康。
脱贫,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而省委、省政府便是“工匠”,他们精心构图、雕琢,最后逐一让老百姓脱掉贫困帽,走向小康,让整个河南富足、安康。
如果从工匠精神的内涵来理解,作为省委书记的谢伏瞻、省长陈润儿,也都是一名工匠。一直以来,他们都在用巧妙的构思和布局,精心打磨着河南每一寸土地,力争让整个河南充满生机。
曾经你对我爱答不理,如今我让你高攀不起!用这句话形容郑州白沙镇再适合不过。搭着河南新型城镇化的春风,如今的白沙镇早已今非昔比。
《最河南》:最匠心的他们 致最匠心的河南
匠心河南,豫来豫好。为迎接省十次党代会的召开,大象融媒·映象网全力筹备、精心制作了《匠心河南》大型原创系列报道,洞悉河南这片热土上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坚守,聚焦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匠心治省,以河南匠心,致敬匠心河南。
映象网的党代会报道,有“态度”又“好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