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承载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字,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汉字经过演变,逐渐形成了“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汉字集形象、声音和辞意三者于一体,这一特点,使它区别于任何一种文字。世界上有上千种文字,但只有中国文字不仅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而且成为一种高雅的书写艺术。
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骨清神俊、端庄大气,展现一代大师风范。他学问渊博,对书法艺术及书法史都有其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张志和博士生于1958年,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影响,自幼研习书法,自九岁起每天坚持读书习字。他有幸于1992年考入国学大师启功门下,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兼修书法艺术,深得大师真传。志和先生的书法造诣得到广泛的认可,2002年,他独立承担编写毛笔字《写字》教材(共10册),纳入“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系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连续出版,成为建国以来被教育部认定的第一位书法教材编写者。他原创的作品《中华颂》成为唯一入选金色大厅的书法巨作。
所谓“书法”,泛言之,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汉字书法艺术由来已久,自古来好之者甚多,但要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并不容易。尤其是楷书,最基本也最难,历史上能在楷书创作上自成一家的也只有十几人。楷书之所以难写,是因其体态端庄,点画严谨,结构精确,其用笔与结体稍不得法,便难掩丑拙。既是稍稍能将其端正,又往往显得呆板单调,如木讷之人端坐,使人大觉无趣。而能将楷书得刚健清新又生动活泼,比之行草书不知要艰难多少倍。所以,明代董其昌就说过,一行楷书抵十行行书,一行行书抵十行草书。然而,人间之事,尤其是艺术,之所以“可贵”正在于“难能”。张志和先生迄今已临池48年,他喜欢楷书,不避繁难,日临古帖,乐趣无穷。四十多年间,探索古代楷书诸体,逐渐从模仿字形,到掌握其艺术规律,彻悟其风格特点,先入窠范,陶铸成形,再打碎桎梏,现我真身。最终形成自己楷书的风格。三年前,张教授用楷书写了一通高达四米的巨碑《重修大香山普门禅寺碑》,今日拍照放在他的微博上,网上好评如潮:说“这楷书真棒!”新浪微博有位@佳美迪克尹涛说:“这才叫楷书,不愧是启先生的高足。赵之颜面,柳之中宫,大令风神,圆融通达,脱帖现我,蔚然大家。好!”他的楷书刚健而不失温润,安雅中透出洒脱。他的书法作品,无论何种形式,字字皆笔酣墨饱、刚劲有力。字如其人,源于西汉扬雄的名言:“书、心画也。”学问与书法境界密切相关,当书法研习到一定境界,便不仅仅是书法,更是自身文化涵养的集中表达,所以书法作品需要有深厚的学问功底。作为一名学者型书法家,张志和先生经过四十多年对文史研究和书法的练习,将自己丰厚的学识融入书法作品中,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张志和先生自1992年后的十数年间,一直在启功先生的指导下学习和研究书法,他谨记教导,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结合;学术与艺术结合;书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人格修养与艺术创作相统一。
有人说书法需要天资,但张志和博士更多的是凭借自身的兴趣和勤奋。他自九岁接触临池,从此便开始了他漫长的学习之路,他汲古取今,采百家之长而成一体,孜孜不倦地追求翰墨之美。若不是善于总结且具有极高的悟性,何能达到这样高的境界?对于此,张志和对于恩师启功先生的教诲常心存感激。启功先生对于临帖之法颇有心得,传授张志和先生“透过刀锋看笔锋”之法,他反复临写《乐毅论》、《黄庭经》及《洛神赋》十三行等晋唐碑刻而获益匪浅。张志和十分敬仰启功先生,对先生秉持一颗“诚敬”之心,认真听从老师指导。他的书法作品与启功先生相比较,虽然一脉相承,但并不是一味模仿,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启功先生兼做楷书、行书和草书,以行书见长。张志和先生师从启功,但他的楷书创作尤为出色,他学习诸家,但不单纯模仿那一家,而是匠心独运,以我手写我心,运笔看似天然,实则匠心独运,达到了不让古人的地步。原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张保庆十多年前,第一次看到他所写的《声事斋说》大楷字帖,就称赞其为“当今第一楷”。有老人评说:“他的楷书明清两代,无出其右者。”这都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培育。
2007年,张志和先生出版了《启功谈艺录——张志和学术笔记》以此纪念恩师启功先生诞辰95周年。在这本书里,饱含着对恩师深厚的感激之情。他整理了全部笔记,竭尽平生所学,结合老师的教诲,配上相关的书画作品图片,生动真切地再现了启功先生极高的学术修养和高尚宽厚的师德。此书因其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真挚感人的师生感情,出版之后,便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极好的评价,此书自2007年出版至今已经再版四次。师徒情深,对学生来说,启功先生是他学术与艺术之路上的指路明灯,而因为有这样一位可以倾谈学问与艺术的弟子,也是乐趣多多,甚至直接称志和为“不佞益者之友”。
名师高徒,实在是名不虚传。启功先生不仅教导他书法之道,更传授人生道理。当年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受启功先生影响,张志和先生始终不忘教育事业。2009年4月,向中国教育基金会捐赠价值千万元的书法作品151幅,用以资助贫困学生。汶川、玉树地震后,连同中国书法家协会同仁一道,捐赠大批书法作品,在汶川地区援建希望小学。并将国务院特殊津贴全部用于资助云南大关县贫困大学生。(亚 飞)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11月23日—24日,县街小学举行了开封市小学书法艺术学科优质课比赛活动。开封市基础教研室老师王华,各区、学校书法艺术学科教研员、业务领导、教师参加了本次学习活动。
悠悠华夏,千秋盛世,古老的东方人杰地灵,文明的火种传奇亘古,久经不衰。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钟繇,他见证和完成了汉字由隶到楷的演变,被人们尊称为“楷书鼻祖”,与“草圣”张芝并称为“钟张”,与“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梁武帝萧衍称其书法如“群鹄戏海,舞鹤游天”。
9月23日上午,由平顶山市书法家协会、平顶山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中国书法城系列活动“书法公益讲座”在市博物馆举行。
自仓颉造字,书法便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从钟鼎到小篆,从魏碑到行草,一部书法史,便是一部文化史,也是书法家的历史。
谁说书法只能在纸上写,河南高校一位学生为了练习书法,已经将目光盯上了宿舍的地板,用行书在地板上写下了千字文。
11月30日,不惑之获——万胜华回乡书法展在我市国风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市政协副主席刘振亚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书法展。
为不断提升学校教师队伍文化素质,提高书法艺术水平;达到书法艺术育人、育心的教育作用。近日,郑州市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特别邀请了王喜灿老师,为全体教职工进行硬笔书法的指导培训。
为不断提升学校教师队伍文化素质,提高书法艺术水平;达到书法艺术育人、育心的教育作用。近日,郑州市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特别邀请了王喜灿老师,为全体教职工进行硬笔书法的指导培训。
10月20日下午,中国·上蔡第十三届重阳文化节群众文化活动暨全国助学活动走进上蔡慈善演出在上蔡县蔡明园文化广场开幕。
9月1日上午,开封市高中附属小学开学典礼、暨开封市硬笔书法协会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该校校园内同时进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莲花是纯洁高雅的象征,7月15日上午,“清风荷韵 画莲书廉”书画名家作品展在淮阳开幕。此次活动共聚集了全省知名书画名家的90幅作品参展,30余名知名书画家家现场泼墨创作,无论是从作品质量上还是作品数量上市近些年少有。
2005年,张厚军退休后,就萌发了一个想法,他要书写一幅大作品,用于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千名将帅致敬,也向国庆节献礼。2008年,这幅宏伟的书法作品完成了,张厚军为其取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
2005年,张厚军退休后,就萌发了一个想法,他要书写一幅大作品,用于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千名将帅致敬,也向国庆节献礼。2008年,这幅宏伟的书法作品完成了,张厚军为其取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
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提出,从今年春季开学起,书法教育要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