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6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起国人的强烈认同和思考。长久以来,相较于国外而言,我们在百年品牌或技艺的传承上,总会显得不自信。实质上,我们从来不缺少“匠心”,更有无数企业和品牌在矢志不渝地坚守“工匠精神”,打造属于自己的百年老店。
由此,大象融媒·映象网特别推出《匠心河南》特别策划,从河南的技艺传承和品牌锻造入手,洞悉河南这片热土上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坚守,以河南匠心,致敬匠心河南。
映象网记者 邱延波 文/图
他是一个捏泥人的,被誉为“泥人赵”。他让小小的泥人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徽章获得者,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文化大使。赵恩民的泥人,曾得到温家宝的称赞,也曾被当作国礼,送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
玩泥玩成工艺美术大师
“从八九岁就一直喜欢玩泥,家里虽然不太想让我弄这个,但我是骨子里喜欢玩泥。”7月1日,航海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附近的红泥堂,赵恩民把玩着一个泥人,回顾自己的玩泥历程。
赵恩民说,他家祖上就有捏泥人的传统。家里大人会在闲暇时捏一些泥人,攒到一定程度就烧制出来,然后在节日的时候拿到集市上去卖,补贴家用。赵恩民因此从小就喜欢捏泥人,但家里人认为这是一种下等手艺,没出息,不想让他学,而是希望他能够读书做官。
9岁时,赵恩民看过阿尔巴尼亚影片《第八个士兵铜像》后,根据自己的记忆,捏了几个影片里的人物。邻居看到后就说:“这个是那个电影中的人物吧,捏得真像。”赵恩民受到极大鼓励,从此更加喜欢捏泥人了。
1979年,赵恩民参军,在军队里不方便捏泥人,就开始买画画的书籍,练习素描,为以后的艺术作品打下根底。1983年,赵恩民转业。工作比较安定,有空的时候,他就又开始捏泥人。
“80年代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很火,那个弯弓射雕的画面让很多人心动,我就捏了一组射雕的泥人。这是我第一次捏了一组人物,比较完整的系列。后来就有人要买。”赵恩民说,从那时起,有人开始向他预订泥人,还有人找上门来让他捏塑像。
90年代末,赵恩民开始成立了个人工作室。2002年,晋升为工艺美术大师2003年以后,他开始代表河南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每年金奖、银奖没断过,获奖无数。2004年,他的一组下棋的泥塑受到时任总理温家宝的赞赏。2005年以后,受国家邀请,参加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去过二十多个国家,所到之处,他的泥人颇受欢迎。
为联合国官员捏塑像,赢得交流机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秘书长汉斯参加会议。相关方便想增加一个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交流的机会,就给赵恩民下了一个任务:为博科娃和汉斯各捏一个本人塑像的泥人。在此之前,赵恩民从未见过这两个人,只能从提供的视频和照片中揣摸人物形象。
在开会的间隙,汉斯去上卫生间,有人对他喊了一声,说有个东西想让他看一下。汉斯犹豫着过来了,赵恩民拿出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正是汉斯本人的泥人。
“老赵,像,太像了。”汉斯一下搂住赵恩民,高兴得不得了。随后,赵恩民又拿出一个盒,里面是博科娃的泥人。这时,中方人员提出,现在还在会议当中,能不能会议结束后,中方将这两个泥人在正规场合送给博科娃和汉斯。汉斯当场同意了。正是这两个泥人,为中方赢得了一个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交流的机会。
因为这次表现,世博会为赵恩民颁发了世博之星。而且在此之后,赵恩民被邀请参加世界手工艺大会。
把泥人捏进博物院
“现在不是正在建商都博物院吗?建好以后里面放啥?总不能把兵马俑拉过来。肯定要体现郑州的东西。”赵恩民说,他准备捏一批体现老郑州的生活和文化的泥人,放到商都博物院里。赵恩民说,中原文化,具体高度的人与人的亲和力。而捏泥人,同样能体现出这种文化魅力,“不管多大的身份,看到小小的泥人,都会忘了自己的身份,平等地与你交流。”
赵恩民说,他现在成立了红泥堂国际文化传媒,主体已经竣工。建成后里面将有2500平方米的泥塑文化展示。除此之外,赵恩民的心愿是让民族的文化与国际接轨。
“光靠民间的,不能与国际接轨。光靠专业的,又缺乏民间文化的地气。我现在引进了3名陶瓷专业的大学生,为后续储备人才。目的是把民族的、河南的深厚文化魅力展示出来,让国外的友人看到。然后,再把国外的艺术家引进来,成为一个文化交流交往的平台,真正实现中国文化国际化,让民族的东西走向国际市场。”赵恩民说。
郑州和开封历史上渊源极深,和两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有着天然的联系。郑州至开封两个城市的空间距离是60公里,随着两市向东、向西的相向发展,实际相距仅38公里。而且两市之间地势平坦,基本无任何天然障碍,为两市相向扩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4小时不间断的作业,加上连绵的阴雨天气,让施工者们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高强度的施工作业让许多工人的脚上都磨起了水泡,但是这重重困难依然阻挡不了这群匠人风雨兼程的决心。
“十二五”期间,河南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38.8%上升到46.6%,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郑州市”。
“郑徐高铁是目前国内在建设计时速最快,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铁之一,也是国内首次大规模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是展示中国高铁国家战略整体实力的关键项目。”
自从7月4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会以来,全省范围内共投入监察、环保、公安、住建、交通、工信、商务等部门参战人员约150余万人次,对全省排查掌握的1.1万家项目工地进行综合整治,共排查出相关问题7312项。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构思,郑太高铁、郑济高铁为米字高铁两点,郑万高铁、郑合高铁分别为一撇和一捺,与徐兰高铁、京广高铁一起,构成河南米字高铁规划。
国企是河南整体经济的发展支柱之一,这场国企改革,也是河南经济转型的触发点之一。诸多国企员工现在更加动力十足,根据目前的进展,他们有足够的信心,与所属企业一起,跟随省委省政府匠心改革的决心,共同推进国企改革,实现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小我”与“大我”的同步提升。
要打赢大气污染治理这场攻坚战,无疑是需要亿万河南人的齐心协力,需要我们匠人一样的执着和坚持不懈!
脱贫,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而省委、省政府便是“工匠”,他们精心构图、雕琢,最后逐一让老百姓脱掉贫困帽,走向小康,让整个河南富足、安康。
脱贫,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而省委、省政府便是“工匠”,他们精心构图、雕琢,最后逐一让老百姓脱掉贫困帽,走向小康,让整个河南富足、安康。
如果从工匠精神的内涵来理解,作为省委书记的谢伏瞻、省长陈润儿,也都是一名工匠。一直以来,他们都在用巧妙的构思和布局,精心打磨着河南每一寸土地,力争让整个河南充满生机。
匠心河南,豫来豫好。系列报道从小切口入手,以故事化、细节化、人物化的报道方式,诠释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大政方针,从不同侧面描写河南各个群体,为推进河南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成就。
在全亚洲最大的客车制造企业宇通公司,可以说是能人能手云集,竞争激烈。然而在这家公司里,只要有人遇到焊接上的难题,第一时间就会想起一个人。
曾经你对我爱答不理,如今我让你高攀不起!用这句话形容郑州白沙镇再适合不过。搭着河南新型城镇化的春风,如今的白沙镇早已今非昔比。
《最河南》:最匠心的他们 致最匠心的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