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商业公园
东运河公园
映象网快讯(记者 何叶 实习生 燕子丹)昨天(7月28日)上午,国家、省、市、区级人大代表走进郑东新区,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十大公园建成投用暨龙湖调研活动,这也意味着郑东新区十个以“海绵城市”理念打造的现代化公园基本建成,标志着郑东新区生态绿化建设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东区规划起点高 “海绵”理念推进早
传统城市的规划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城市逢雨必涝,旱涝急转。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当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从而有效改善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让城市更加绿色、低碳。
城市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失误是最大浪费,折腾是最大忌讳。早在2001年9月,郑东新区就采取国际招标的方式,确定了日本黑川纪章的规划设计方案,引入了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等先进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
2012年,郑东新区延续黑川概念性规划中环形共生思想,不断深化“绿色东区”“生态东区”理念,采用美国SWA景观设计公司以“生态交错概念和低影响开发理念”为主的沿湖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方案,采用多项雨水收集技术和水生态修复技术,环湖建设湿地公园、生态草沟、下挖绿地等一系列低影响开发的具体实践,全面推进龙湖沿湖园林景观建设,2014年,率先建成由“海绵城市示范工程”美誉的西运河体育公园,当前郑东新区“海绵城市”的各种配套和公共服务功能日臻完善。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郑东新区是郑州市区的低洼区域,承接着市区400多平方公里的汇水面积。在十多年的开发建设进程中,郑东新区着力打造“水域靓城”的城市品牌,通过对已有河道进行提升,依托先天自然条件规划建设运河和景观湖,大力推进集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释水为一体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初步打造了“海绵城市”功能复合的“十大公园”生态绿化体系和“五湖八河五渠”生态水系。
作为区域最早的“水弹性城市”,东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龙湖为核心的龙湖生态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
东区“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之路,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的“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等有关精神高度契合,也为区域生态城市建设探索了路子、提供了示范。
2015年,鹤壁市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一年多来,鹤壁市主动探索运作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管控体系,加快推进试点项目建设,桃园公园、朝歌文化园等一批按照海绵城市标准新建、改造的公园、游园项目陆续建成开放,绿化质量和品位得到大幅提升,在省住建厅的指导下形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鹤壁模式”,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鹤壁市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1年多以来,不断探索运作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管控体系,加快推进试点项目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顺利通过了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期考核绩效评价,初步形成了海绵城市建设鹤壁模式。
昨天,住建部官网发文指出,海绵城市建设不会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就此表示,目前海绵城市建设还在加快推进。
日前,有媒体报道,在刚刚过去的汛期,承担着增强城市防涝能力重任的30个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中,有19个出现内涝,有人因此认为海绵城市试点失败了。住建部城建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
今天上午,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走进郑东新区,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十大公园建成投用暨龙湖调研活动,这也意味着郑东新区十个以“海绵城市”理念打造的现代化公园基本建成,标志着郑东新区生态绿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省政府昨日就我省实施“海绵城市工程”召开新闻发布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常降雨情况下,建成区70%的降雨需要排掉,就地只能消化30%,而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化,排掉的只占30%。
从郑州市政府获悉,郑州市已划定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和郑东新区龙湖地区作为海绵城市试点区,总面积76.7平方公里。
从郑州市政府获悉,郑州市已划定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和郑东新区龙湖地区作为海绵城市试点区,总面积76.7平方公里。
按照评审得分,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焦作、濮阳、许昌和商丘进入省海绵城市试点名单范畴。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青岛、湛江等多个城市递交材料申报2016年“海绵城市”国家试点。与此同时,超过20个省市发布推进海绵城市的相关规划,并启动超过数千个项目。
11月20日,我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座谈会在鹤壁召开。会上,住建部城市建设司负责同志从建设海绵城市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实施途径、政策支撑等方面,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政策进行了解读。
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农村、海绵山地,首先是保护本地天然的自然生态,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顺应我们人类的愿望和标准。无论是城外还是城内,在西北、华北、西南等大部分缺水的地区,野草和本地树目前还能自我繁殖,我们不该砍掉它们,去种单一的、好看的树种进行所谓的“荒山”治理和所谓的植树造林。
陆克华介绍,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江苏、安徽、辽宁等省已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据统计,全国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江苏、安徽、辽宁等省还印发了指导意见,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龙湖外环公园 现代化的带状公园: 简洁明了的坡地景观,承担着郑东新区西侧城市绿肺与带状公园的功能。东运河公园、如意中央公园、北湖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