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我在郑州挺好的(12):昨日的荒尘与今日的柏油路

2015年12月21日15:06  来源:映象网

5034

  编者按:郑州像许许多多的城市一样,会有拥堵,会有雾霾,会有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她看起来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她却是一座值得爱的城市。

  数十年来,她一直在成长,人口从几十万到近千万。为了让人们居有定所,她只有不断壮大自己,不断新建和扩建城市道路,去调整经济结构,这几乎是刮骨之痛。

  这就是郑州,一座比任何城市都努力的城市,一座一直希望你我都幸福的城市。

  为此,映象网重磅推出《我在郑州挺好的》系列专题报道,记录时代变迁下的郑州市民生活,记录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

  本篇为第十二篇。

  我在郑州挺好的(12):昨日的荒尘与今日的柏油路

  映象网记者 何叶

  2001年的夏天,烈日炙烤着大地,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几乎没有一棵树。

  有一群人,他们在漫天尘土中指挥着工程车,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和工人的吆喝声,传了好几里。

  这是郑州市高新区的建设镜头之一。

郑州大学新校区

郑州大学新校区

  曾经的“雁过留声,风过吃土”

  年过50的李国新,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他们在建设高新区的重点工程——郑州大学新校区。

  这个校区,坐落在科学大道西四环上,占地4261亩。一下子投资20个亿用于一座高校的建设,这是河南省历史上的第一次。

  那时候的高新区,可以用一片荒芜来形容。“4000多亩地上全都是沙土,真的是雁过留声,风过吃土。”李国新记得,“一大片黄土地上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棵梧桐树,太阳都把我们晒得黑不溜秋的。”

  没有柏油马路,有的只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下班都成问题,路上耗费两个小时是再正常不过了。

  “从大学路的老校区开车去上班,过了西三环就几乎没路了,晴天都是土,雨天都是泥”,他说,那时候驾驶技术也不好,开到这里胳膊都是酸的。

  李国新回忆起当时的日子,“满满的都是痛苦。”早上7点不到就得出门,晚上到家也得7、8点了。

  那时候,周边连饭店都很少,只有西四环上零零散散的两三家饭店,还很破旧,几个人围着桌子,店里有什么就吃什么,也没有过多的选择,吃完还经常闹肚子。

  这就是那个时候的高新区,在郑州的西北隅静默的沉睡着。

  如今,经过了15年的发展,随着郑州大学新校区、河南工业大学、河南信息工程大学等许多知名高校的落户,随着万科、锦艺、正弘、升龙等实力品牌房企的进驻,曾经的“跟班小弟”高新区,升级成了如今的“带头大哥”高新城。

  现在的高新区,五米一棵树,十米一盏灯。

  前几年,李国新一家四口都搬到了高新区居住,“这里再也不是一片荒芜了,它变得繁华了起来,与闹市区相比,它还有沉静的时候,车流、人流也相对较少,我喜欢这个地方。”

文章关键词:我在郑州挺好的;高新区;郑州大学新校区 责编:王嘉懿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