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郑州像许许多多的城市一样,会有拥堵,会有雾霾,会有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她看起来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她却是一座值得爱的城市。
数十年来,她一直在成长,人口从几十万到近千万。为了让人们居有定所,她只有不断壮大自己,不断新建和扩建城市道路,去调整经济结构,这几乎是刮骨之痛。
这就是郑州,一座比任何城市都努力的城市,一座一直希望你我都幸福的城市。
为此,映象网重磅推出《我在郑州挺好的》系列专题报道,记录时代变迁下的郑州市民生活,记录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
本篇为第十二篇。
我在郑州挺好的(12):昨日的荒尘与今日的柏油路
映象网记者 何叶
2001年的夏天,烈日炙烤着大地,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几乎没有一棵树。
有一群人,他们在漫天尘土中指挥着工程车,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和工人的吆喝声,传了好几里。
这是郑州市高新区的建设镜头之一。
郑州大学新校区
曾经的“雁过留声,风过吃土”
年过50的李国新,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他们在建设高新区的重点工程——郑州大学新校区。
这个校区,坐落在科学大道西四环上,占地4261亩。一下子投资20个亿用于一座高校的建设,这是河南省历史上的第一次。
那时候的高新区,可以用一片荒芜来形容。“4000多亩地上全都是沙土,真的是雁过留声,风过吃土。”李国新记得,“一大片黄土地上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棵梧桐树,太阳都把我们晒得黑不溜秋的。”
没有柏油马路,有的只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下班都成问题,路上耗费两个小时是再正常不过了。
“从大学路的老校区开车去上班,过了西三环就几乎没路了,晴天都是土,雨天都是泥”,他说,那时候驾驶技术也不好,开到这里胳膊都是酸的。
李国新回忆起当时的日子,“满满的都是痛苦。”早上7点不到就得出门,晚上到家也得7、8点了。
那时候,周边连饭店都很少,只有西四环上零零散散的两三家饭店,还很破旧,几个人围着桌子,店里有什么就吃什么,也没有过多的选择,吃完还经常闹肚子。
这就是那个时候的高新区,在郑州的西北隅静默的沉睡着。
如今,经过了15年的发展,随着郑州大学新校区、河南工业大学、河南信息工程大学等许多知名高校的落户,随着万科、锦艺、正弘、升龙等实力品牌房企的进驻,曾经的“跟班小弟”高新区,升级成了如今的“带头大哥”高新城。
现在的高新区,五米一棵树,十米一盏灯。
前几年,李国新一家四口都搬到了高新区居住,“这里再也不是一片荒芜了,它变得繁华了起来,与闹市区相比,它还有沉静的时候,车流、人流也相对较少,我喜欢这个地方。”
据了解,从2003年新农合大病医保实施至今,河南省已经有8256万农民受惠于新农合政策。这其中就包括了周辉移植造血干细胞的费用。
王玲燕下岗后,就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住上这样好的房子。对2年前的她来说,她住的棚户区只要不被拆,就算能过个安稳年。
每周,郑欧班列都会从郑州出发,穿过高山、荒漠、草原、原始森林,最终到达德国汉堡。
魏佳是周口人,今年27岁,有一个儿子。2008年,为了纪念奥运会,当时20岁的她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取名“奥运”。就在孩子百天的那年,魏佳和丈夫为了生计,奔赴610公里外的苏州,南下打工。
人的一生不知道有多少个十年,而这十年间人们又不知道能做多少个决定。而郑东新区的发展并没有让陪伴它的人们后悔……
也就是前几日,我结束了“郑漂”生活,在郑州安了家。那是值得我纪念的一天,即便已过去十多天,心里仍不能平静,就像一个游子,时隔多年,终于回到了自己离开已久的家。
巴齐曾是一名留学生,现在是阿富汗一家报社的记者,虽然英语不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但他口语发音标准。
郑州像许许多多的城市一样,看起来不似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她却是一座值得爱的城市。
12月2日以来,映象网重磅推出了《我在郑州挺好的》系列报道,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见证时代的发展变迁,记录城市的进程脉动。
10年前,小商小贩扎堆经营,熙熙攘攘中不乏脏乱与不安。10年后,繁华商圈、世界一线品牌,车水马龙里露出秩序和美观。
北三环作为郑州北部的一条东西大动脉,自东向西将郑东新区、金水区、高新区连接起来,是一条黄金大道。
而今洋楼林立的的张庄社区,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更让人难以相信,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土丘和草房。
随着郑州200多个城中村的改造升级,越来越多的乔芳即将成为市民,他们将以全新的职业和岗位重新融入这座日益崛起的国际化商都。
“每次逛街都像一次长征”,对于逛街的态度,刘欣可谓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爱恨参半吧,每次都累得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