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郑州像许许多多的城市一样,会有拥堵,会有雾霾,会有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她看起来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她却是一座值得爱的城市。
数十年来,她一直在成长,人口从几十万到近千万。为了让人们居有定所,她只有不断壮大自己,不断新建和扩建城市道路,去调整经济结构,这几乎是刮骨之痛。
这就是郑州,一座比任何城市都努力的城市,一座一直希望你我都幸福的城市。
为此,映象网重磅推出《我在郑州挺好的》系列专题报道,记录时代变迁下的郑州市民生活,记录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本篇为第五篇。
洋楼林立的张庄社区
我在郑州挺好的⑤:从茅草房到小康村
映象网讯(记者 骆琼 实习生 刘紫君)而今洋楼林立的张庄社区,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更让人难以相信,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土丘和草房。
因为逃荒 汝南的媳妇嫁到了张庄
“我那个时候因为一口饭食嫁给了他,现在想想也有56年了。从毛草房到土坯房再到小洋楼,一步步变好,也没什么可盼的了。”
眼前的头发花白的婆婆姓陈,汝南人,今年已经81了,在张庄她待了50多年。在这里,她见证了张庄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慢慢发展成为规划有序、设备完善的花园式社区。
1959年,老家汝南闹起了饥荒,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陈婆婆在兄长的介绍下认识王爷爷。也就是因为这一眼,两个年轻人就走到了一起。
“那时候也就见了两次面,当时感觉他人挺好的,就答应了。”在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遐想,陈婆婆坐上了开往郑州的汽车。
由于王爷爷家里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在没有任何彩礼的情况下,两人便在两间草房里开始了属于他们的生活。
“那时候张庄还是一个小村子,这里都是土丘,上面都是村里人盖的草房或土坯房。剩下的就是地,里面有稻子和苹果树。”陈婆婆一边回忆着一边指着不远处说。
生活慢慢安定了下来了,王爷爷继续在村子北边的园林场里开车,而陈婆婆在队里的食堂帮忙做饭。“不管怎么说,终于饿不着了,也开始有了一些积蓄。”
洋楼花园社区 梦都没恁好
就这样平平淡淡,一年又一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两个男孩、三个女孩。而原来的两间草房也变成了楼房。同时,郑州城区也在不断扩大,原来的张庄也成为了一个都市村庄。
由于没有了耕地,张庄村便开始大力发展建材批发、仓储、房屋租赁等产业,建设了建材大世界、板材市场、灯具城等几家专业批发市场。也就是这样,张庄村成为郑州市首批有名的小康村。
张庄村富起来了,但是村庄里原有的脏乱差等各种问题却没有改观。针对这种情况,村里在全省率先实施高起点、高标准、自愿报名、滚动发展的都市村庄改造计划中,结合附近几个专业批发市场,把张庄村建设成了花园别墅式的商贸新村。
说干就干,200多栋融中西风格为一体的六层别墅分布错落有序,小区内南北道路宽9米,东西道路宽19米,中心广场芳草如茵,医、洁、保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村里每户一栋六层楼,楼上水、电、气都有、那个门铃还能看见人影。”说起这一切,陈婆婆仿佛又回到了入住新房的那一天。
为了房屋改造,村委会为每个建房户补助5万元,并将所有建筑用水电费全免,对部分资金暂时困难的建房户,由村委会出面为其提供10万元的贷款担保。
“80多岁的人了,我是满足了——做梦也没想过有今天啊,每天就是和老头打打牌、打打麻将,挺好的、挺好的。”陈婆婆在离别时一连说了好几个挺好的。
重庆人在张庄卖了20年的面条
“自从来到张庄就一直卖面条,门店也搬了有三四次,但都一直没有离开过这里。”与陈婆婆一样,来自重庆的老聂也是一个“外来户”。
老聂今年50岁,老家在重庆一个盛行做面条的小镇里。1996年,听从了老乡的建议,他和妻子来到郑州张庄,租了个门面开始卖面条,到现在已经有近20年了。
“好滴撒,还是五块钱刀削面,分两份装”“要得,细的薄的面条”……中午11点多,在张庄东北角的菜市场南门口,老聂又像往常一样忙碌了起来。透过玻璃窗,面对那些熟悉的老主顾,他甚至不问就知道他们要买多少面条。
从一天几百斤面条到几千,老聂的生意有好有坏,但这近20年时间里,无论生意有多差,他都未曾有过要离开张庄的念头。
“我刚来到这里的时候,还都没有这种小洋楼,着周边都是小土楼。”老聂说,随着张庄的发展壮大,他的面条店也跟着村里面搬了好几次。
在交谈中,老聂提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知足”,除去门面房的租金和房租3000元外,每段时间他都要给家里面寄一些钱回去,算是对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的补偿吧。
每年老聂都要带着妻子回老家,多则半月少则一周,老聂夫妇都会趁着春节在家多陪陪老人和孩子。老聂说:“每次回老家,都会给家里人讲郑州这里发展的怎么样,就是希望我的老家和这个地方都能好好的。”
据了解,从2003年新农合大病医保实施至今,河南省已经有8256万农民受惠于新农合政策。这其中就包括了周辉移植造血干细胞的费用。
王玲燕下岗后,就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住上这样好的房子。对2年前的她来说,她住的棚户区只要不被拆,就算能过个安稳年。
每周,郑欧班列都会从郑州出发,穿过高山、荒漠、草原、原始森林,最终到达德国汉堡。
魏佳是周口人,今年27岁,有一个儿子。2008年,为了纪念奥运会,当时20岁的她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取名“奥运”。就在孩子百天的那年,魏佳和丈夫为了生计,奔赴610公里外的苏州,南下打工。
有一群人,他们在漫天尘土中指挥着工程车,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和工人的吆喝声,传了好几里。这是郑州市高新区的建设镜头之一。
人的一生不知道有多少个十年,而这十年间人们又不知道能做多少个决定。而郑东新区的发展并没有让陪伴它的人们后悔……
也就是前几日,我结束了“郑漂”生活,在郑州安了家。那是值得我纪念的一天,即便已过去十多天,心里仍不能平静,就像一个游子,时隔多年,终于回到了自己离开已久的家。
巴齐曾是一名留学生,现在是阿富汗一家报社的记者,虽然英语不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但他口语发音标准。
郑州像许许多多的城市一样,看起来不似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她却是一座值得爱的城市。
12月2日以来,映象网重磅推出了《我在郑州挺好的》系列报道,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见证时代的发展变迁,记录城市的进程脉动。
10年前,小商小贩扎堆经营,熙熙攘攘中不乏脏乱与不安。10年后,繁华商圈、世界一线品牌,车水马龙里露出秩序和美观。
北三环作为郑州北部的一条东西大动脉,自东向西将郑东新区、金水区、高新区连接起来,是一条黄金大道。
随着郑州200多个城中村的改造升级,越来越多的乔芳即将成为市民,他们将以全新的职业和岗位重新融入这座日益崛起的国际化商都。
“每次逛街都像一次长征”,对于逛街的态度,刘欣可谓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爱恨参半吧,每次都累得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