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历着战乱、贫穷、饥饿,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英雄儿女奋起反击侵略者,以民族的血性及钢铁般的意志,谱写了无数英勇的战歌,终于打败侵略者,迎来胜利的曙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省军区政治部联合在全省开展“抗战老兵口述抗战”主题宣传活动。他们,有的白发苍苍,有的伤痕累累,他们,正在慢慢地老去,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战老兵。从8月20日起,映象网开辟“抗战老兵口述抗战”专栏,听听这些可敬的英雄们的故事。
董志才敬军礼
董志才向大家讲述抗日经历
映象网讯(记者何叶 实习生 徐宏彬)一位朴实干练、思路敏捷的老同志,一个不怕流血牺牲、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这是老共产党员董志才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董志才是河北邢台董家沟村人,出生于1923年,1939年参加了八路军,加入了抗日的队伍。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映象网记者来到了许昌军分区干休所,见到了92岁的高龄的董志才,听他讲述那段让他刻骨铭心的记忆。
枪林弹雨中剪断敌人铁丝网
外敌入侵,民族受辱,这样的经历在14岁的董志才心里埋下了保家卫国的种子。1939年,16岁的董志才毅然参加了八路军,他被编入太行一分区先遣支队特务连,从此开始了他的抗日斗争和军事生涯。
回忆战争年代,董志才说,与敌人相比,当时的八路军装备简陋,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但是艰苦的条件并没有挫伤战士们的斗志,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打倒日寇的信念始终激励着战士们。“我们的装备虽然很差,但是战士的士气都很高,一说日本人来了,大家就特别有精神,个个争着往前冲。”
抗战期间,董志才和战友们主要战斗在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他们参加了数不清的对日作战。攻打据点,破袭铁路,消灭了大量的敌军,展示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勇气和实力。
董老说:“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累累罪行,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我的许多战友就被侵略者残杀,我也曾亲眼在山西寿阳县看到日军施放毒气,残害中国军民的卑劣行径。而日本国内还有人企图否认侵略、美化战争,这是我们决不能容忍的。”说这话时,记者可以感受到老人的愤慨和激动。
尽管参军时只有15岁,可董志才说别小看人,可照样能“打鬼子”。参军第二年,也就是1940年7月,董志才所在的八路军野战三团一营一连接到上级命令,攻打山西省寿阳县一个敌人的据点。7月7日,在敌人据点附近,董志才所在部队驻下。草草吃过晚饭,董志才和战士们便抬着梯子、背着步枪和大铁钳开始向地方据点摸索行进。
到了敌人碉堡前,对方并没有发觉。当第一个突击队员上前绞铁丝网时,挂在网上的铃铛突然作响,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敌人的机关枪开始不停的扫射,第一个突击队员光荣牺牲,第二个突击队员也受伤了,但是铁丝网还是没有被绞开。这时董志才红了眼睛,他喊了一声“掩护我”之后,迅速抓起一把大钳子冲向前。冒着弹雨,他趴在地上,很快将铁丝网铰断,为冲锋战士开辟了通道。
当打到碉堡附近的壕沟时,敌人丢下了催泪弹。由于没有防护措施,战士们不停的打喷嚏、流眼泪。而董志才所在连的连长也在这场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几年之后,他被编入八路军新编第十旅三十团,团长就是赫赫有名的李德生。抗战胜利前,董志才任太行二分区三十九团三营七连指导员。从1939年参加革命,到1977年离休,董老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曾经打过洛阳战役、淮海大战、渡江战役,随后从事地方武装工作,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全家皆从军
夕阳无限好,情系解放军。据了解,董老当了一辈子的兵,他的老伴儿1949年入伍,也在部队干了一辈子。1954年4月12日,上甘岭战役结束后,时任四十五师政治部敌工科长的董志才和伍义秋在这片他们战斗过的热土上举行了婚礼。董老的四个儿子也全部都在部队服过役,而且涵盖了海陆空不同兵种
八年浴血奋战,中国军队伤亡超过3500万人。抗战胜利后,董志才还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如今,国富民强,董老和老伴儿两人的晚年生活也幸福美满。
董老在最后还叮嘱年轻一代,“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在思想上还要居安思危,只有这样,才会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的祖国才会越来越强大!”
大约十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国民警卫队以上万美元奖金为诱饵鼓励老兵再次入伍,远赴伊拉克、阿富汗等国战场作战。今年2月,美国老兵斯特罗泽在萨克拉门托联邦地区法院提起一项集体起诉,以期法院判决所有老兵都不应偿还其所获奖金。
驻马店创祥网、退伍军人创业网,旨在关注关心退伍军人创业和就业的互联网平台。退伍军人可以在创祥网看到国家政策、创业知识、创业培训、创业交流、创业投资、合作发展、创业联谊、创业人物、老兵培训、企业展示、招商招聘等退伍军人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信息。
9月3日上午,备受关注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仪式上,周口抗战老兵高魁和300多名抗战老兵、支前模范代表一起,再一次戎装上阵,光荣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接受祖国和人民致敬。高魁是我省6位受阅的支前模范代表之一,是我市唯一一名现场受阅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
老兵经过天安门那一刻
从8月20日起,映象网开辟“抗战老兵口述抗战”专栏,听听这些可敬的英雄们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历着战乱、贫穷、饥饿,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英雄儿女奋起反击侵略者,以民族的血性及钢铁般的意志,谱写了无数英勇的战歌,终于打败侵略者,迎来胜利的曙光。
从8月20日起,映象网开辟“抗战老兵口述抗战”专栏,听听这些可敬的英雄们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历着战乱、贫穷、饥饿,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英雄儿女奋起反击侵略者,以民族的血性及钢铁般的意志,谱写了无数英勇的战歌,终于打败侵略者,迎来胜利的曙光。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映象网记者来到了许昌军分区干休所,见到了92岁的高龄的董志才,听他讲述那段让他刻骨铭心的记忆。
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张富荣,1925年6月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1938年6月在家乡山西灵石参军,当时部队名叫决死队52团,1939年编入陈光支队,进入敌后抗日根据地,1940年在鲁西北第三军分区司令部工作。
常端健1922年11月出生于河南安阳县善应镇南坪村。他出生时家中非常贫困,七岁时开始和哥哥一起要饭,十一岁时开始了下煤窑的生活。因接连发生了三次瓦斯爆炸事故,哥哥在下煤窑时因事故去世,所以父亲就再也不让常端健下煤窑了,常端健便开始了放牛的生活。
据中国网-传媒经济报道,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在中原郑州这块神奇的大地上,有一位在国内少有的曾经亲赴战场的军人书法家,人称“大胡子”王富强。他爱党爱国的情怀令人敬佩并传为佳话。
映象网开辟“抗战老兵口述抗战”专栏,听听这些可敬的英雄们的故事。
映象网开辟“抗战老兵口述抗战”专栏,听听这些可敬的英雄们的故事。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省军区政治部联合在全省开展“抗战老兵口述抗战”主题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