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当下很多“空巢老人”的生活常态。他们由于孤单,面临着诸多问题: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时妥善治疗、抑郁烦闷的情绪难以排遣……
10月是全国“敬老月”,我们把目光聚焦“空巢老人”这一特殊弱势群体,以期引起社会更深切的关注。
“空巢老人”背后几多辛酸,作为儿女的你,我,他,又懂了多少?映象网精心策划“关爱空巢老人”系列原创报道,和身边的老人们说说话,听听他们的愿望,并尽力帮助他们实现心愿。让我们共同祝愿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枣庄社区大门的拆迁横幅。
儿子一早出门找新址,臧庶铭在办公室等消息。
映象网讯(记者 南乐天 文/图)电视上正热热闹闹地播着宫廷剧,三位精神头儿不错的老太太吃罢早饭,排排坐在跟前,看得颇有兴致;臧庶铭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对面前的景象感到既平常而又安心。他戴上老花镜,如往常一样读起最新的报纸,却终不能得往日的宁静。
然而,院落之外,玻璃的碎裂声、重物的坠落声、熙攘嘈杂的叫声,一刻不断。
臧庶铭今年77岁了,整个枣庄社区因拆迁而显示出的这份“热闹”,让他和他的养老院心神不宁。
老夫妻18年照顾2000余位老人
当我们60岁的时候,还能做什么?还想做什么?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是多数人追求的幸福。而对臧庶铭来说,幸福的晚年是与众多的老姊妹、兄弟一起度过。
今年重阳节前,一道拆迁通知让养老院陷入了危机。“10天搬个养老院,谈何容易。”想到经营了十八年的事业可能就此凋落,臧庶铭长叹一口气。
1998年,他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还想找点事儿干”,和下岗在家的老伴一商量,两人决定开家养老院。
“那可难了,一开始都没人住,免费让人住,一个月后才有一两个人。”臧庶铭老两口的养老院事业起步并不顺利,回忆起18年前,他不住地感叹创业艰难。
这当中,既有老龄化人口基数、社会宣传等因素存在,更有观念的影响。即便是现在,中国仍以居家养老为主,一些思想传统的家庭依然认为“除非无儿无女,否则老人住进养老院就是子女的不孝”。
“有些家庭可以养老,有些家庭不可以养老。儿女把老人送到这儿(养老院)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臧庶铭说,自己的老母亲和岳父都是在养老院被送走,对于子女无暇照顾的老人来说,养老院可以提供更专业细致的服务。
半夜起来查房、督促服务员给老人换尿布,查看老人有没有发烧……硬件虽不是最好,臧庶铭老两口亲历亲为,对兄弟姐妹们的真情相待,养老院的名声越传越远,从开始是一栋楼,逐渐发展到现在有150余张床位,基本上全部住满,18年来迎来送往2000余位老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