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南乐天)“村村可闻雕琢声,户户可见玉生辉”。在南阳市西北的镇平县,玉雕加工遍布全县95%的乡镇,100余万人口中25万人从事玉雕及相关产业,年销售额近200亿元。
这里的玉雕市场人流如织,加工群体占全国的70%,市场成规模,产业成体系,工艺水平引领支撑全国玉雕一片蓝天。
镇平不产玉,却琢天下美玉,凭借自身优势与不断探索,成为“无中生有”的中国玉文化实现产业化的典范。
“中国玉雕之乡”年营销额达62亿元
据考证,镇平人人们从西汉时就与玉结缘,开始制造加工玉雕制品,2000多年来,加工玉的传统被完好保留并得到巨大发展,先后被国家、省授予“中国玉雕之乡”、“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等荣誉称号。
2008年镇平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后,特别是201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后,该县迅速确立了“以玉雕产业发展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提升产业文化内涵为保证,全力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工作思路。
该县在园区建立之初就按照“三规合一”的要求,聘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高层专家对玉文化产业园区进行了总体规划。以现有的石佛寺玉雕湾和国际玉城为基础,规划了辐射范围26.6平方公里,集原料交易、创意加工、精品展销于一体,产、学、研相衔接,游、购、娱相融合的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园区内规划分基础建设类32项和服务配套类38项,总投资320亿元。其中国际玉城、天下玉源、玉雕大师创意园建筑设计上,按照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划分区域,完善功能。
同时依照石佛寺古镇规划,通过石佛古寺的恢复重建,国际玉城、天下玉源、大师创意园等仿古建筑项目的实施,建设全国一流的仿古建筑群,注入文化元素,完善功能分布,建设集玉原石销售、玉雕生产加工、玉雕精品展销、玉文化研究传播为一体的国家级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目前,该县的文化产业园区内拥有各类企业达1621家,其中文化企业1072家,达到66.1%,形成了各类玉雕专业市场10个。玉文化产业增加值更是连续三年超过35亿元,占全县GDP20%以上,年营销额达62亿元,入库税金1.2亿,实现利润9.3亿元,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基地和玉产品集散地。
从“玉源天下”到“天下玉源”
网罗天下璞玉精雕细刻,再将精美的玉雕输出。镇平县正经历着从“玉源天下”到“天下玉源”的伟大创造。
按照园区远期、中期、近期相结合的要求,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涉及基础设施、文化服务体系、产业协调整合、玉文化主题旅游、品牌体系等5大建设类,力求将每一个项目都打造成精品,形成风格独特、功能完备、理念超前的建设格局。
其中,总投资30亿元、占地1330亩的国际玉城,一期工程已开始运营,二期工程也已接近尾声;总投资6.8亿元、占地面积450亩的天下玉源项目,已入驻商户1000余家;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600亩的中国玉雕大师创意园项目,已于今年玉雕节期间开园,38位大师已入住其中;投资18亿元的玉雕湾商贸城,总投资3亿元玉文化博物馆迁扩建项目正在紧张建设;石雕城、玉雕产业园、玉雕职教集团、玉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正在有序进行中。
玉文化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产生了强大的吸聚效应。一大批镇平在外经商的玉器大老板回乡创业,吸引县内外资金30多亿元,促进了镇平建筑业、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省内外有关企业纷纷到镇平考察兴办企业,2014年“中国南阳玉雕节”期间,镇平签订合同额达22.5亿元。
该县还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了以玉雕人才为主体的工艺美术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师生达1500余人。与中国宝玉石杂志社、中央美院、天津美院、南阳师范学院和县玉雕职高、工艺职专等单位联合办学,邀请专家前来讲学授课,定期进行高科技人才、高级技工的培训,培养输送玉雕专业技术人才。
“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把镇平打造成为在全国最有竞争力的玉产品加工销售基地和最有影响力的玉文化研究传播基地,成为中华玉文化的体验和展示之地。”园区负责人表示,今后,镇平将做好玉文化和玉产业两篇文章, 围绕市场上项目,围绕产业搞培训,健全和完善生产加工、市场规范、品牌推广、人才培育与汇聚、文化创意、产业联动六大产业体系,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示范园区,实现打造“中华玉都”的目标。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