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河南台记者管昕)新闻广播“走转改”记者采访团日前走进焦作煤业集团赵固二矿,切身感受矿工井下的采矿环境,领略我省现代化矿井的新发展。
走进赵固二矿,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标准化的煤炭加工厂房,窗明几净的办公大楼,绿树葱葱的矿区环境,让很多记者以为走错了地方。更出乎记者意料的是,井下的采矿环境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
下井前,每个矿工都要配备井下作业定位系统,矿工井下作业的位置和轨迹都可在地面的监控系统清晰显示。工作人员说,在矿井出入口,安检系统也会自动记录下井人员的信息。
“一个人就一个号,我们还有相片在上面显示。他只要一过这个井口,照片啪就出来了,跟机场安检严格程度差不多。”
对很多年轻记者来说,下井采访是平生第一次。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们乘坐矿井升降机进入地下700米的采煤巷道。
记者:“这下去多少米?”
工作人员:“700多米,2分钟都下去了。1秒6米,还有个加速和减速阶段,现在已经匀速了。耳朵有点压力的话,憋憋气,咽咽唾沫。”
到达井下,一条条曲径通幽的巷道灯火通明。在巷道的墙壁上,订有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安全提示标语。置身其中,虽像是到了一座地下迷宫,却不会迷失方向。很多记者迫不及待的要去看采煤现场。
“咱这次去的是一个井下排水泵房。”“咱们要去看作业面吗?”
“要去。”
在井下,记者们参观了中央泵房、中央变电站和巷道掘进机,并详细询问井下采煤流程。现代化的采煤装备让记者们叹为观止,一名矿工指着一架现代化装备说:
“这个主要是支撑顶板的,主要靠它的支护,人在这底下安全的工作,工人形象的把它比作腰围5尺7,在国内是最大的,支撑力是1万8千牛,相当于1千8百吨。”
深入井下的短短几个小时,刷新了很多记者对矿井的传统印象。焦煤集团党委书记谢述新说,采煤装备的现代化,就是为保障矿工能安全的生产出更多的“工业粮食”。
“整个安全管理建立一个网络,系统都很完善,有什么问题都能及时反映到管理层,管理层一旦接到这个问题,马上就要采取措施。”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