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乔政)近日,记者走访郑州多家超市与烟酒店,调查所谓的“特供”商品。在郑东新区的一家烟酒店,记者看到,门口显眼位置摆放着十多种带有“特供”标识的酒,有的酒甚至赫然标注为“中南海特供”“人民大会堂专用”“军区专供”等字样。据店主介绍,他们这里各种品牌的特供烟酒都有不少存货,他坦言,有些特供商品不是从正规渠道进货,价格也根据品质的不同参差不齐。
“这个机关,中南海专供,我们对外批发价就是150,建国的批发价198,超市里卖700多。”
除了烟酒实体销售店,不少网络销售平台也有“特供”“专供”商品出售,但价格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低上很多,而且“高仿专供”等字样商品在网络上甚是流行,广州某高档香烟零售商马经理。
记者:“这个品质怎么样啊?”
马经理:“咱这个口感都有九成以上的。”
记者:“质量有保证吗?”
马经理:“那肯定是有保证的。这个都没有问题,你拿的多肯定有优惠。”
特供商品主要都集中在香烟、白酒、茶叶等商品上,很多不明来源的特供商品都存在着质量与假冒伪劣的嫌疑。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许多“特供”烟酒经销商都无法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质量保证,其中优劣可见一斑:“谁知道啊,他们厂家生产的那谁知道啊,我们又没有喝过。”
消费过“特供”产品的张先生说,虽然明知“特供”中间夹杂着大量的假冒伪劣。但其神秘的“光环”还是让他经常消费,觉得买了特供的面子上有光。
“你去买特供酒,说起来就很神秘嘛,显得你有渠道能拿到特供。你能拿到就说明你的圈子很硬。”
业内人士介绍,特供白酒确实生产过一些,但仅只是针对某些特殊群体供应,河南大沧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国强:
“现在社会流通的特供,很多一部分是虚假的,商家利用人们对于特供酒的这种期望过高。来欺骗消费者隐瞒事实。”
长期以来,“傍名牌”一直是高档烟酒经营的老问题。各种烟、酒、等产品被不法商贩贴上“特供”“专供”标签,由此衍生出巨大利益链。对此陈国强表示:
“对企业来说,这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讲,是欺骗消费者,是误导消费。”
郑州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周修亭指出,之所以会出现假冒“特供”烟酒除去不法商贩铤而走险,消费者对“特供”烟酒的盲目推崇也是一大原因:
“很多人讲面子,拿到国务院的酒,拿到部队的特供酒,他认为好像就是在朋友的面前也好,亲戚面前也好,好像有面子。其实这些就在市场上是不允许销售的。”
国家工商总局去年10月专门下发通知,严禁烟酒中出现“国家机关专供”字样,事实上目前特供商品在市场上依然屡见不鲜。对此,河南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特供”烟酒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普通假冒商品。只有从多渠道共同入手,加大打击力度,才能从根源上遏制“特供”商品滋生蔓延:
“加大对特供商品源头的治理。从相关的生产企业进行治理。加大对流通领域的治理力度。从进货渠道,相关门店进行治理。从这个消费层面去治理。让这些购买单位禁止他们去购买。”
同时,还有专家认为,要严厉打击商家假借“特供”名义进行广告宣传和产品销售的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切实规范政府部门的采购行为,公开政府采购目录,让所谓的“特供”商品回归公共产品本位。这样,才能消除人们对“特供”的盲信心理,所谓的“特供”商品才会逐渐失去其市场地位。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