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畜牧业以加大科技投入来提高奶牛单产产量,积极实施千万吨奶业跨越工程,使我省奶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快速迈进。
在黄河滩区郑州花园口六堡村,中荷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200亩的绿色田地里,收割机正在收割新一季成熟的奶牛粗饲料苜蓿,田地旁边就是奶牛养殖区,公司经理许文平告诉记者,他们养殖过程中采用的是世界上先进的TMR生产方式,就是根据奶牛不同产奶阶段精细配比不同份量的粗饲料与精饲料:
(出录音)“优质粗饲料对提高奶牛单产效果非常好。每天我们的这个奶牛,平均是一天三十公斤,它的一年年泌乳量是在9吨,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四吨半,这是一个翻倍的成绩。”
过去,奶牛散养户以麦秸、花生秧、黄贮玉米来饲喂奶牛,奶牛的年单产量只有3-4吨,现在,科学配比饲料的规模化养殖已形成我省奶业发展的主要态势,并形成了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豫东和豫西南奶业示范区。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奶企代表花花牛奶业集团副总经理蒋士传说:
(出录音)“通过十来年的示范之后,现在黄河滩奶牛呢,以及这个沿黄片带呢,已经占到咱们河南省养殖的60%。”
科学的饲喂方式和规模化养殖直接带来了我省奶业效益的提升,2011年,我省奶牛养殖业产值94亿元,居全国第五位。存栏10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达93个,规模养殖比重达8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平均奶牛单产5.5吨,比2000年提高2吨。在此基础上,我省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千万吨奶业跨越工程的意见》。省畜牧局奶业管理处处长高永革:
(出录音)“我们千万吨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奶牛存栏量达到240万头,奶产量达到1000万吨。” (河南台记者 花栀子)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