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补贴政策变成了生产力,河南把政府的投入变成了农民的收入,一亩地的产量变成了二亩地的收成。今年我省夏粮有望实现十连增。
舞阳县莲花镇农民阎耀东是种庄稼的老把式了,可自家原来望天收的低产田连续三年的节节丰收还是让他始料未及:(出录音)
“你看今年这麦子,籽粒饱满,去年割麦一亩地达到1200斤,今年最少产量达到1300斤。这500多亩地一年就收入二三十万块钱。”
这样的变化不仅发生在莲花镇,我省集中70%的中低产田改造资金,对许昌、滑县等30个重点县进行连续投入,规模开发,仅去年一年全省就共投入建设资金21.8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60万亩。粮食产量的增加不仅仅来源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变化。李富根是驻马店西平县老王坡农场职工,在去年农场发包土地时,他承包了160亩地,通过连片种植,科学管理。今年麦罢一合计,比去年多收打了近一万斤小麦:
(出录音)“当时投标时间大家互不相让,都想多包点地,多种点,因为国家的政策对种地各方面一年比一年好,种地的政策,种地让大家得到了实惠。”
我省从2003年起开始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到今年累计为农民发放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共计538亿元。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说,通过高产创建和不断投入的补贴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我省夏粮有望实现十连增:
(出录音)“像一喷三防、良种,是把技术补贴给农民了,带来的效益远远超过补贴实际金额。原来驻马店、周口都是河南省的中产区或低产区,由于高产创建的示范引领作用,原来的中低产区已经出现了高产典型,这对河南粮食持续稳定增产作用非常大。”(河南电台记者龙沂、王发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