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生到学校不是学知识的,反倒成了物业保安,不禁让人疑惑,学校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戏?不上课反而学起了怎么当物业、怎么做保安,这合适吗?
每天上午8时许,一群身着制服佩戴胸卡的学生就会准时出现在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长沙航院)宿舍楼、图书馆、办公楼等多个场所,拿着扫把、撮箕、垃圾桶等工具在校园里打扫卫生。加上由学生站岗执勤的校门,成为该院独特一景。(11月30日 中国新闻网)
学生上课不再是坐在教室里,坐在课桌前,反而是拿起工具、穿上制服,干上了物业保安的活儿,索性,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直接就不聘用物业保安,这项工作全由学生包揽了,甚至还为此专门开设了一门劳动教育课,学生要毕业,必须劳动课先合格。乍一看,这样的新闻似乎是无稽之谈,学生到学校不是学知识的,反倒成了物业保安,不禁让人疑惑,学校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戏?不上课反而学起了怎么当物业、怎么做保安,这合适吗?
其实,近年来,如此另类的课程却与学生毕业挂钩的不在少数,比如“不跑10个马拉松不能毕业”“不拔草不给毕业”“不会游泳不给毕业”……大多网友已经见怪不怪。针对人们的疑惑,学校给出的答案是“人人参加劳动教育是该院办学以来的传统,不仅学生如此,老师也不例外”。从学生的反响来看,似乎大家也很认可这样的模式。将劳动教育课成绩直接与优秀大学生评定、国家奖助学金等挂钩,从而鼓励学生热爱劳动、主动劳动,笔者看来,看似“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实则也是学校的一番用心良苦。
对于如今的“90后”甚至“00后”而言,大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出生开始就有着良好的生活环境,娇生惯养较多,参与家庭劳动的机会却并不多,所以学校通过这样一种模式,让学生知道劳动的艰辛,更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就学校的出发点而言,显然无可厚非,但是,笔者认为,学校此举值得赞扬和学习推广的同时,还需注意把握好尺度。
要毕业先过“劳动关”,虽然有其道理,虽说是为了让学生们知道劳动光荣,知道什么是自力更生,但是,劳动最终还是要靠自觉,学校虽然是为了学生好,但倘若仅仅是通过高压手段强加给学生,学生也只会把劳动当作完成任务、修满学分,学生的行为也只是被迫接受,并非真正的心理认可,如此而言,就失去了劳动的意义。因此,要通过这样的劳动教育课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这才应该成为这门学科的目的。其次,毕竟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校想让学生体验劳动的意义之余,切不可把在校学生当作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主力军,更不能成为节约开支、不聘请保安物业的借口,安全卫生等后勤保障性工作还是该有专人负责。
总之,学生当保安物业,学校虽是煞费苦心,但必须把握好度,才能让劳动教育课的意义真正得以体现。(文/苏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