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一改革尚在起步阶段,从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滞后性来看,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会不会产生新问题,尚不得而知,不能武断地给出结论,更不宜着急推广。
日前,《钱江晚报》报道,杭州滨江区推出了免费课后服务,一直到傍晚5点,运行成本全部由财政负担,不向家长收取任何费用。相当于是校内的免费“晚托班”,不但经济实惠,而且安全靠谱。目前,这项服务已在多个小学1-3年级中试点推行,计划在下个学期推广到全区小学1-3年级。
“新政”颁布后,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特别是家长,犹如卸下了沉重负担。众所周知,低龄阶段的孩子在校作息时间相对宽松,下午三点半左右普遍离校,而家长正值工作时间,由此带来的安全、交通、学习等诸多难题,不仅让他们分身乏术,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更给孩子的人身安全、时间管理、品质养成带来了隐患
而“三点半难题”的结构性矛盾,令大量晚托机构、校外辅导机构嗅到了商机。各种晚托机构鱼龙混杂,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唯利是图的晚托取向,成了权力寻租、欺凌伤害的温床。而为这一切埋单的则是家长和学生。
对此,教育部早已看到症结所在,今年年初曾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明确要求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要求广大中小学校充分利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相关费用亦可由地方政府埋单。杭州滨江区的做法,无疑是对教育部相关政策的积极响应。当学校接管了“三点半”托管服务,特别是利用优质师资在智、能、技、艺等多重维度上寻找“另一把尺子”,不仅是对孩子的人性化呵护,也将降低社会的集体焦虑,减轻运行成本,打击不法机构,净化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的做法制度设计和实操性俱佳,比如预先摸底晚托对象、拆分行政班为兴趣班,辅导师资排表定岗等。在文化课程中,对部分孩子适当补习,弥补白天上课的不足。这些暖人的措施,让教育更具有人性的温度,也同时为将来的改进、推广,提供了现实路径。
但我们还需看到,这一改革尚在起步阶段,从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滞后性来看,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会不会产生新问题,尚不得而知,不能武断地给出结论,更不宜着急推广。以往,一些地方也实行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弹性制放学”“政府出资免费托管”等措施。但从实践来看,均不能完全解决“三点半”难题,譬如师资配备、对象遴选、绩效考核、经费支出等种种细节,一旦处理不当,均会在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教育评价中带来新的问题。同时,现有的措施如没有清晰的边界意识和规则意识,也容易沦为变相补课,而成为众矢之的。
当然,杭州的此次尝试,由于有了政策支持,直接跳过“第三方”,将主体责任还给了学校。可以说在力度和勇气上,都是空前的。我们有理由对之抱以更大的期待。但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说,我们最好还需观察一点时间,给教育新政更多自我改进、完善的时间和空间,以教育百年树人的大计看,这样做才恰恰是最有利于社会、最惠及家长的。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教师)
原标题:原标题:理性看待学校“晚托”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