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说,面对成功的榜样,难免让人心怀嫉妒。
西史赵、西关虎屯都被人视为郑州城中村改造的“成功案例”,但在启动改造10年后的今天,西史赵村村支书赵松龄反问,“房产证还没拿到手,能算成功?”
在政策、法律、思维、意识全面提升前,因为承载着先行先试的功能,城中村改造必然一次次付出代价。
而在多年后的今天,这些业已改造的城中村所暴露的问题,亦将让我们在今后的城市更新行动中更加理性。
证件之困
改造10年了还没拿到房产证
10年前首批进行城中村改造的郑州西史赵村,如今升格为欧式风情小镇,有个响亮的名字叫普罗旺世。
“你觉得西史赵改造成功的经验有哪些?”作为西史赵村支书的赵松龄,这个问题是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最多的一个。但每次说完经验,他总少不了补充一句,“改造10年了还没拿到房产证,你觉得这算成功?”
这是赵松龄的无奈,也是西史赵改造启动10年后,暴露出的最大问题。
赵松龄说,如今的城中村改造,开发商可以大包大揽,房子建成,等全部上市交易出让后,房产证就发下来了。而西史赵城中村改造一期的土地划拨流转性质不一样,村民自己安置的部分属于划拨土地。
“安置房建起来了,但土地局、规划局、房管局都说没有权限,需要市政府来协调。”赵松龄说,多个部门都不敢担这个责任,都在等着市里开协调会。
赵松龄说:“一方面,要加快城中村改造的速度,另一方面,因为一些手续报批不了,房产证办不下来。”
赵松龄称,西史赵一直在反映房产证问题,但至今无果。
配套之困
电梯短缺背后的短视
“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西关虎屯社区第三村民组副组长燕卫东说,西关虎屯现在的“不幸”是电梯,“平常都不够用,上下班高峰期更挤不上去”。
而在电梯背后,折射的是起初城中村改造时的短视。
燕卫东说,西关虎屯改造时安置房设计的是住宅,设计3部电梯,当时老百姓嫌房子的公摊面积大,但因为已经和开发商签过协议,开发商就要“抠”面积。“走廊、楼梯间、电梯、消防步梯……开发商就从这儿‘抠’。反正设计的是住宅,就把公摊面积压缩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但令西关虎屯村民自己都没想到的是,房子交付开始出租后,因为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位置,来租房的80%是开公司的。“在电梯运转上,费用比其他小区高了10倍。”燕卫东说。
“住户让我们再加一部电梯,这可作难了,新电梯装哪儿呢?”燕卫东说。电梯短缺带来的怨言,至今在社区里仍未停息。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