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虽说郑州学区房价格一路攀升,但对于普遍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情结的家长们来说,如果多掏些钱就能让孩子有个更光明未来的话,大部分家长都会选择“为了孩子也要咬咬牙,买套学区房。”家长们这“咬牙”的背后,深藏着众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或许,这正是郑州学区房价格一路走高的内在原因所在。
房价一路走高
抢占热度不减
据相关数据显示,虽然受政策影响,但在楼市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郑州学区房凭借其独特的地段优势,价格依旧高于周边的非学区房两成左右。
位于郑州北区的文化路,可以说是名校云集,南起红专路,北至北环桥,小学、中学、大学应有尽有。尤其是河南省实验中学,家长们都想尽办法让孩子就读于此。
上周日,文化路与俭学街交叉口一家中介公司贴出一张二手房信息:134平方米,三室,均价14950元/平方米,保证就读省实验中学和文化路小学。记者了解后得知,这套房子位于公安高专家属院,最大的卖点就是能上省实验中学和文化路一小。该中介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属于优质学校的学区房,这个家属院房价不仅高出附近的二手住宅将近一倍,而且还高过附近新开的楼盘。
这位工作人员的话记者很快在农业路与文化路附近某楼盘得到了印证,据一位李姓置业顾问介绍,他们项目的业主子女均可以上省实验中学和文化路一小,项目是去年开的,目前剩余房源不是太多,均价在13000元/平方米。
教育房产双投资
助推房价渐走高
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郑州市区的教育资源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消除择校现象,保证教育公平,郑州市也与国内许多城市一样,以学区划分的方式来分配学生就近进入学区内的学校。这就导致家长若想让子女进入重点中小学就读,购买学校附近住房成为首选,学区房也就由此产生。
因此,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区房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现象。另一方面,在众多家长们看来,购买学区房也不失为一种投资行为,因为学区房的升值空间十分巨大,只要重点学校不搬走、继续存在,就近入学的政策不调整,等到孩子毕业之后,完全可以把升值多倍的房子再卖出去。也就是说,购买学区房,成了教育和房产双投资。
原本为了消除择校现象,维护教育公平的“就近入学”政策,不仅没有达到原有的目的,反而催生了眼下越演越烈的学区房现象,再一次证明了,优质教育资源供应不足才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增加教育投入
加强监管是关键
家长们效法“孟母三迁”,受尽颠沛之苦,倾尽全家所有,目的只有一个:争夺本就不多的稀缺教育资源。
相关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11年,郑州市区新建成的519个小区,配套建设教育设施的小区仅占10%。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