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决胜投资和泛美公司自2006年10月正式接手广地资产后,并未按双方约定偿还广地公司所欠债务,也未开发新土地,而是于2007年底又以1元钱“卖”给了万泽集团等另外两家公司。
初始大股东称“被转让”
产交所受访时称,2005年3月,产交所和广地公司共同委托广东诚安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广地公司进行财务审计,结果显示广地公司亏损1.3亿多元,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根据托管协议,产交所于2005年9月30日在南方日报上发布公告,公开召集社会投资者,转让广地公司100%股权。
产交所当时特管办的邱先生称,公告的20天内,没有一家公司提交意向书,产交所又在自己的交易网站上延期公告,直至2006年3月,确定“转让”给决胜公司和2006年1月刚刚注册的泛美公司。
据产交所提供的一份录像资料显示,2006年4月10日,粤海贸易公司法人代表杨勋崇签订了工商变更手续资料和股权转让协议。
而粤海公司则认为,最初拟定的股权交易合同中明确约定,股权转让时应以资产评估报告结果为依据。而审计报告中399元/平方米是1994年土地购买时的价格,不是2005年的市场价,如此算法当然“资不抵债”。
杨勋崇还表示,出于对产交所的信任,在被要求提前签订工商变更手续时,他确实在工商变更空白合同资料和转让协议上签过字,但没签日期,也没盖公章。广东明鉴文书司法鉴定所的鉴定书显示,签名确属杨勋崇字迹,但印章非粤海公司的。
“1元钱”一笔转手就6亿元
记者了解到,决胜投资和泛美公司自2006年10月正式接手广地资产后,并未按双方约定偿还广地公司所欠债务,也未开发新土地,而是于2007年底又以1元钱“卖”给了万泽集团等另外两家公司。尽管没正式变更工商登记手续,但记者得到的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万泽集团累计汇出6亿多元至中间托管方——广州市君通拍卖有限公司用于收购广地公司的资产和股权。该公司法人代表张剑锋已于2013年因经济问题被收审。
从2006年到2014年,土地价格飞速上涨,1元钱股权转让却一再上演,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机?记者多次向决胜投资和万泽集团求证相关情况未果。
“这就是陷阱!跟托管白云农工商完全一样的手法,虚设债务、低估资产、非法转让,将广地公司股权转给其他公司,然后通过第三方平台非法获取暴利。”一位当事知情者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公允价值,即指按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税务机关应按上述规定对本案作出认定和处理。”国家税务总局法律顾问王家本律师说。(记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