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8日 16:00
来源:映象网-农村广播
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脱贫大决战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第一书记”。在全国,一共有十几万名“第一书记”,而奋战在河南的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共有一万两千多名。在脱贫大决战中,他们是突击队长,带领广大群众奋力前行;他们是救火队员,哪里艰苦哪里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群众的主心骨、是村里的顶梁柱,他们用自己扎扎实实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取得了切实的成就。
1月17日晚,河南籍新闻主播、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海霞作为特约记者和《脱贫大决战》主持人阿丘一起,访谈了解新蔡县李桥回族镇狮子口村“第一书记”原玉荣改变该村面貌的工作思路与方法。让我们跟随节目,一起认识这位贫困群众的贴心人,村民心中的最美 “女汉子”。
群众贴心人 村里顶梁柱 第一书记的“家长里短”
原玉荣是河南新蔡县狮子口村的第一书记。城里生城里长的她,来到这个偏远的贫困村,初到村里,多年堆放的垃圾、泥泞不平的道路,让她深为苦恼。经过多方奔走争取,原玉荣不仅修好了村里的道路,提升了村容村貌,还为村里引进了藤编厂、服装厂等多个项目,让村里的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脱贫。
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原本注重保养的原玉荣却累坏了身体、晒黑了脸庞。作为第一书记,村里的大事小情、家长里短,全在原玉荣的心里。回想起与原书记在狮子口村体验了一天的扶贫生活,特约记者海霞也被这位敢干敢拼的“女汉子”深深折服。“她就是村里的‘大家长’,村民家里停水了找她,停电了找她,没饭吃了找她”,海霞向《脱贫大决战》主持人阿丘介绍,村里的大事小情原书记都要管,尤其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当村民反映时培海老人养鸭子,夏天臭气熏天,严重影响村内卫生时,原书记又化身金牌“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惠之以利”地劝说时培海放弃养鸭。在狮子口村群众的心里,他们的原书记,就是最美 “女汉子”。
两个闺女两个家 第一书记的“双城生活”
来到村里,告别家人,原玉荣心里装着狮子口的贫困群众,也牵挂着城里的爱人和女儿。12岁的李文凤是狮子口村贫困户李党恩的闺女。由于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的家务活一下子压在了小文凤瘦弱的肩膀上。来到狮子口村之后,原玉荣时常到小文凤家里,帮她做饭做家务,给她买衣服,买学习用品。虽然不是自己直接负责的贫困户,但在原玉荣的心里,早就把小文凤当成了自己的闺女。
有了村里的闺女,城里的闺女却很少顾得上。原玉荣的床头,除了城里女儿给买的关于扶贫的书籍,还有和女儿的合影。平时没时间回家,就靠女儿主动给她打电话和女儿的照片来慰藉思念。
“逢山开路 遇河架桥” 第一书记的工作标配
为了尽早帮助狮子口村脱贫摘帽,原玉荣每天像陀螺一样工作,方便面、装了贫困户档案卡的双肩背包、随时可出行的电动车,几乎成了这位“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第一书记的标配。从早上五点忙到晚上八九点,是第一书记原玉荣的工作时间表。常常从早上起床忙工作到走访群众解决问题,直到中午都顾不上吃饭。在原玉荣的宿舍里,堆放着成箱的方便面。“方便、快捷、不耽误工作”,是她选择午饭的唯一标准。
驻村扶贫两年来,原玉荣一心扑在工作中。在她带动下,村里的路更宽了,水更清了,一年下来,村子漂亮了,村民致富了。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海霞在演播现场因原书记而有感而发的一句话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她说:“党的政策再好,只有变成老百姓热炕头上的被子,锅里的热汤面,钱包里沉甸甸的收入,才算真正落到实处。”而在她眼中,原玉荣就是这样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好干部,是联结党的政策和老百姓的桥梁纽带,更是推动当地脱贫致富的“火车头”。正是有了原书记这样敢啃“硬骨头”、“挑大梁”的人,狮子口村才一步一步撕下贫穷标签,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月17日晚,河南卫视《脱贫大决战》,让我们一起感受村民为原书记准备的“亲情晚宴”,感受乡亲们的浓浓深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