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人,是奠定中国文明的第一座基石。在他以前,人类虽然已经开始前进,对事物已经有很多的发明,但是到了他,似乎有一个时期的激剧发展。中华文明正是以炎黄文化为主的兼收并蓄的文明、开放的文明。值此辛卯年拜祖大典到来之际,我们与专家一起畅谈炎黄文化的“和”思想。 晚报记者 苏瑜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顾问、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仁民认为,炎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最原始的和谐思想。老子的“天人合一”,儒家的“以和为贵”,可以说都是这一思想的发展。
黄帝的最大功绩是以武力开创天下。当时“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他就受命于危难之际,率领部落南征北战”,这是他致力于和平统一的伟大举措,其赫赫战功对我们民族祖先的组合与重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开创了“古国时代”。尽管这些史料还融于神话传说中,但我们没有理由对此避而不谈。
黄帝为文明肇始时期文化的交流、融合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射者不敢向西射,畏轩辕台(黄帝居轩辕之丘)。”我们可以想像,黄帝对“万国”的统治,是非常富有震慑力的,在“平定天下”后,黄帝就举风后等以“治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并除水患,兴水利,造福百姓。
黄帝对于农业人才尤其注意,据说他四季都有专门指导农事的官。各部落从事耕种,看重土地,这些土地必须是固定的,部落间的疆界比以往要清楚。大乱以后,部落有很大的迁动,划定界限更不可缓,黄帝是共主,怎么样平均分配,划分清晰,是要黄帝筹划的。说黄帝“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当时部落很多(当然不是恰好万国),黄帝威势盛极一时,大家相安无事,生活固定下来,就“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开辟农田,建筑房舍。
黄帝发明了舟车,道路平治,交通方便,部族中间来往渐多,黄帝处理诸侯的事务也容易些。他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叫两个大臣帮他处理和监视他们,国与国间有了办法,人与人间耕地也有相当的分划,据说后来的井田制就从这时萌芽。
黄帝劳心力,用耳目,节省水火财物。上知天文,推测日月星辰的运行,预知四时季节的转换。中知人事,别男女,异雌雄;制作用具,建造房屋;畜牧鸟兽,化野为驯。下知地利,播百谷,植草木;利用土、石、金、玉。他成就了这样的功业,于是他活着的时候,民得其利百年。他死后百年余威犹在,人民还像常听到他的命令。再一百年,人们淡忘了他,可是还用他教导的方法。后世传说纷纭,把他那时候说成理想世界。可见黄帝得人心之盛。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