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陌生男女有缘相识、相恋到组建新家庭,本是人生喜事。但近年来狂飙式增长的彩礼让喜事夹杂着不少愁绪,一旦离婚彩礼到底归谁,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关注的焦点,也引发诸多纠纷。结婚是赢得彩礼还是收获爱情,是否可绕过“疯狂”的彩礼这道坎儿?
案情
结婚不到半月闹离婚
2010年农历腊月十六日淅川县九重镇张楼村张亮与邓州市高集乡代岗村黄秋菊经人介绍认识。第二天,双方约定按照黄秋菊所在地风俗,由张亮经媒人李平之手给付黄秋菊家婚礼2.6万元及“见面礼”8000元。不到一个月,张亮和黄秋菊举办了结婚仪式,于2011年2月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婚后,张黄二人共同生活不到半个月,便因生活不和谐而经常吵闹,各自在外地打工。
2012年6月,张亮向邓州法院提起诉讼,诉称:由于与黄秋菊草率结婚,感情不和,无法沟通交流,长期过分居生活,要求离婚并返还彩礼3.4万元。黄秋菊称,我与张亮有较好的感情基础,只因些许小事发生矛盾,但并未影响夫妻感情,不同意离婚;即使判决离婚,2.6万元中有一部分用于给张亮买衣服、置办其他物品。经法院调解,双方离婚,黄秋菊退还张亮彩礼1.2万元。
调查
彩礼“绑定”不了爱情
正如《礼记·曲礼》中所云:“非受币,不交亲。”彩礼最初以崇尚礼仪、确认婚姻为目的,并不以追求财物为出发点。但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农村一些地方,买卖婚姻、高额彩礼现象很突出。究其原因有:封建传统观念是彩礼上涨的推手,包办婚姻、借婚姻索要财物等现象很严重;有些女性文化素质不高,缺少婚姻自主权,认为彩礼越多越对父母尽孝;区域性别失调、男女比例失衡,找不到对象怕成为他人话柄,助长了高额彩礼歪风;攀比之风盛行,让收受高额彩礼成了气候。疯涨的彩礼与农村现代化进程不协调,已给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社会风气好转带来严重后果,引发许多矛盾纠纷,影响了社会稳定。
说法
短暂婚姻应返还彩礼
该案审判长程富君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前一道至关重要的手续就是婚约。而婚约的一个通俗形式就是男方给女方一定彩礼,俗称“见面礼”和“订婚礼”。彩礼是女方借婚姻成立向男方索要财物作为结婚先决条件的行为。这种婚姻俗称“彩礼婚”,这种财物俗称“彩礼”。
我国自古以来重视礼仪,早在西周时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成为婚姻缔结的一项制度。所谓“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中的“纳征”即是通常所说的彩礼。国外的《汉谟拉比法典》中也对彩礼作了详尽规定。因此,彩礼制度非中国独有,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1950年、1980年及2001年的《婚姻法》,均未对婚约和聘礼作出规定,且都规定禁止买卖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更谈不上彩礼纠纷,但很多地方仍存在订婚程序,因此彩礼纠纷一直存在社会生活中,法院审理相关彩礼纠纷案件时定为“婚约财产纠纷”。2004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这意味着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对彩礼纠纷问题处理作出规定。
中国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苏力认为:“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相同的交往时间内,女性所付出的成本往往较男性更高,而且男性更不易保持忠诚,所以为了平衡女性在狭小的熟人市场中交往的风险和成本,采用了订婚、彩礼这些主要针对男性的制度制约。”彩礼在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社会状态下,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男女社会地位日益平等,高额彩礼给人们带来诸多问题。有的家庭为了给付彩礼,不得不全家举债,导致生活苦不堪言。若双方最终未成婚,往往发生彩礼返还纠纷。当女方提出离婚时,男方往往提出彩礼返还要求。
彩礼本为了双方顺利结婚,并作为婚后共同生活的一种经济支持。程富君认为本案中,双方婚后各自生活,彩礼未起到太大作用,短暂婚姻结束时应返还彩礼。但双方毕竟缔结婚姻,已部分达到彩礼的目的;且该离婚诉讼由男方提出,女方受到的伤害大于男方,故应返还部分彩礼。合议庭综合考虑互赠财物数额、双方过错程度等因素,按照合法兼顾合情合理的原则,衡平双方经济利益,不搞“一刀切”,具体案件具体处理,妥善处理了离婚纠纷,实现了案结事了。
呼吁
倡导健康婚姻观
不是所有女性朋友都能如愿嫁个“高富帅”;也不是所有男性朋友都能找个“白富美”。健康婚姻不仅仅靠物质基础,更应靠脾气相投、互相体谅等,才能抗击生活中风风雨雨。单纯以高额彩礼来“绑定”爱情,极不稳定,易造成婚姻破裂。记者呼吁:别把婚姻幸福的筹码,全押在彩礼比拼赛中。移风易俗,倡导健康的婚姻观,刻不容缓。
延伸阅读
结婚彩礼花费趋向
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等“四大件”。
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电风扇等“四大件”。
20世纪90年代: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四大件”。
21世纪:最早有“房子、车子、票子”说,如今有“房子和车子,稳定的工作”、“房子、车子、票子”、“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万里挑一”(即10001元)、“万无一失”(15010)、“两全其美”(20000)、“两家一起发”(21800)等说法。(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