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新华公园广场上禁止抽陀螺的通告。
2016年7月18日,新华公园广场上抽陀螺留下的窟窿。
傍晚成都的公园一点不比春熙路的人流量少。
近年来,不少艺术团、广场舞团在公园空地上,开起音箱活动,随之而来的噪声,成为周围居民投诉的热点。
据人民公园党支部书记冯慧玲估计,此前,噪声投诉的比例占到公园全部投诉的90%。
为还给市民绿色的声音环境,成都市各大公园探索起解决方案。其中,人民公园划出专门的健身娱乐区域,禁止娱乐团体在其他区域活动。今年2月,公园挂出6个分贝检测仪,实时监控附近区域的音量。7月4日,纽约时报国际生活板块发出报道《成都“世界最吵公园”安装噪声监测器显成效》,为人民公园的噪声管理点赞。
无独有偶,近期,新华公园贴出公告,禁止公园鞭击陀螺,“违者赔偿地砖损失费10000元人民币/次”。这样的管理办法是否得到了市民支持,7月18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外媒点赞】
“最吵公园”噪声减弱
7月4日,纽约时报国际生活板块发出报道《成都“世界最吵公园”安装噪声监测器显成效》。
据该报报道,在包括四川省会成都在内的诸多中国城市,老年人喧闹的户外活动声音都曾引发严重的冲突。人民公园便是以鼎沸的嘈杂声而闻名的公园之一。然而,在人民公园,最近这种刺耳的声音有所减弱,这多少要归功于安装在每个表演场地旁的噪声检测器的警示作用。自去年以来,公园要求歌舞团把音量控制在80分贝以下。
此外,成都官员已在人民公园之类的地方实施噪声限制和其他规定。人民公园在数月前开始禁止使用卡拉OK音响设备,也关掉了大多数演出场地。现在,有大约40家得到官方批准的音乐和舞蹈队,其成员表示,他们必须遵循一个时刻表,还得在有声音检测设备和隔音屏的指定地点表演。
【实地走访】
提示屏显分贝 女高音唱歌降调
7月18日,华西都市报来到《纽约时报》报道“世界上最吵公园”的人民公园。
以往,在公园的中心广场上,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张张横幅,一个个锦旗飘扬在广场中央,市民搬来一张张小凳子坐下,艺术团团员们站在广场中央,奏起一曲曲乐章。艺术团的演奏激起了听众们的歌瘾,一些商人甚至在园内搭起卡拉OK设备。为招揽生意,商家竞相使用大功率音响,噪声也越来越高。冯慧玲说,“那时,工作人员常常通过手里的检测仪测到,分贝达到100——130。”观看的人叫好,正在屋里休息的居民却拿起了手机,向公园管理处打去投诉电话。
然而,这样的情景已成为过去式。
如今,几十盆盆栽植物摆在了人民公园中心广场中央,养眼的植物挡住了曾经的演出场地。一个个艺术团体拉着小了些的音箱,按照统一牌子名称的提示,在广场附近的空余小广场练习起来,附近的电子分贝检测仪实时“听”着,一旦超出标准,便用闪动的字幕提示:环境噪声已超标请控制音量。“现在,女高音偶尔会飙到80多分贝,很少超过90。而且暂停几秒钟后,又恢复到80以下。”冯慧玲说,今年,噪声投诉与2010年相比,足足下降了80%。
【管理求变】
以往一味劝阻 如今资格评定
以往,艺术团常常扎推在广场中央演出,挡了过路人的道,各类声音的叠加还使得噪音影响加倍。现在,人民公园在广场周边划出5个区域,列为健身娱乐区,并规定只有健身娱乐区允许娱乐团体活动。6个分贝检测仪分别挂在了这5个区域及中心广场上。
冯慧玲说,要想降低噪声,就得减少音箱。经过公园的一番清理,以卡拉OK形式营利的摊位不准再进入。面对逐年递增的团队数量,管理人员提出,要加以限定。结合登记在册及实际练习需要的情况,公园将一些人数少的团队合并,最终确定了22个健身团队、18个娱乐团队的名单。通过一张排练表,各个团队的活动区域、时间明确列出。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此后,公园内不再增加团队,而且,团队还可能面临取消活动资格,“目前,已经有一个娱乐团队因遭到居民投诉,不能再进入公园活动”。
公园与团队约定,不允许任何形式的盈利,不能私自挂横幅,每天工作人员会拿出统一的牌子,挂到团队的活动区域。冯慧玲介绍,每天,工作人员不定时来到健身娱乐区域,一旦看到检测仪上的数据超出了80分贝,便会进行友善提示。“最开始,公园定下60分贝的标准,但是由于地处市中心,再考虑到娱乐团体的实际情况,便提高到80分贝”。
【发出公告】
鞭击陀螺 赔偿1万元
而在人民公园出台相关措施,降低了公园内的噪声后,成都不少公园也纷纷采取相关措施。
18日,在新华公园,两块分贝监测显示屏也在公园中央竖起。同时该园还出起新招,一块落款为新华公园管理处告示牌摆在了南大门,“新华公园人流量大,在公园内鞭击陀螺容易造成游客受伤,且严重损坏广场地砖,破坏公共设施。严禁在公园内鞭击陀螺,违者赔偿地砖损失费10000元人民币/次。造成人员伤害的自行承担一切责任。”
新华公园办公室方主任称,自2008年起,公园里的文化广场就出现了集体玩陀螺的“盛况”。2010年,曾有几十名老人在该园文化广场上合抽一个重达200斤的陀螺。转陀螺的人用力甩鞭子,周围人看得起劲,越走越近。于是,一起起安全事故发生,其中陈某某还被告上法庭。
通过成都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记者了解到,2010年2月,陈某某在新华公园用鞭子轮流抽打巨型陀螺时,一鞭子打伤了围观的刁先生。医院诊断,刁先生出现右眼钝挫伤、继发性青光眼、虹膜根部离断等症状。当时,刁先生向院方支付医疗费5365元。经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刁先生右眼八级伤残。
随后,刁先生将陈某某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相应损失。法院审理认为,刁先生受伤损失包括,住院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合计91529元。陈某某没有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导致刁先生受伤。同时,刁先生围观时也应当预见到危险性,保持足够安全距离。因此,法院裁定,陈某某应承担60%责任,赔付刁先生 60%的受伤损失费,即54917.4元。
【降噪管理】
低频声音传得远 公园投诉多
站在文化广场上,方主任指着地面上的一个个窟窿称,“这些都是陀螺钻出来的。黑色的‘补丁’则是填补过的区域。”他称,根据初步估算,维修地砖需要四五万元。由于无从判定是哪一个陀螺给地砖造成损坏,所以告示中说每发现一次就要求赔款1万元。“有缝隙的地砖容易遭到破坏”,他建议市民前往水泥地面抽打陀螺。
“禁止鞭击陀螺更是因为公园不断接到居民投诉。”方主任说,陀螺转起来发出嗡嗡的低频噪音,“比音箱发出的高频声音传得更远”,而且鞭击陀螺的声音能传到几百米以外。对陀螺声音敏感的市民来质问公园,为什么不管。“实际上,工作人员也经常在劝导。可在这过程中,还会遭到辱骂、推搡。”
公示4月挂出,方主任说,自从竖起告示牌,公园管理处就组织人力清理园内抽陀螺的人,主要做法是没收鞭子和陀螺。转陀螺的人渐渐减少,到现在,“已经见不到抽陀螺的人了。”
曾有陀螺爱好者对于1万元的罚金提出异议,认为处罚过重。方主任表示,目前还没有实行过。下一步,公园将实行资格证管理制度,对进园活动的艺术团进行资格评定,限制居民不满意的艺术团进园。
【市民声音】
“公园是公共场所,我们必须学会一起相处”
对于公园里的噪音,在新华公园附近居住的魏女士说,很多喜好在公园跳广场舞是中老年人,听力可能有所下降,这打扰了她正常生活作息。如今声音小多了,对住在附近的居民来说是件好事。
“每个人对声音的感知不同,参与者因为投入,不自觉地就需要更大音量的音乐来配合助兴;而公园游客并没有参与其中,这部分音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负面作用。”当过医生的熊先生说。
余先生常年在公园游玩,他认为,“之所以愿意到公园,正是因为它不同于集市。公园应该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应任人高声喧哗。”歌舞团王女士认为,“公园管理不是管理方单方的责任,得靠大家一起维护。歌舞团的参与者都要互相监督。”
“公园是个公共场所,我们必须学会一起相处。”李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