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4日,苏州某地街头,乞讨人员在新华书店前“交流”心得。 东方IC 图
职业乞讨人员每天的收入大约能有四五百元,每月的收入起码过万;救助站工作人员甚至从一些乞讨人员身上发现两本房产证及港澳通行证;到了时令季节,大闸蟹也是职业乞丐桌上的“常客”——7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惠志华处获悉,他最近撰写了《试析苏州市职业乞讨群体现状》报告,从人数变化、性别年龄、出现规律、流出地区、乞讨所得等多个角度剖析了在苏州进行职业乞讨人员的真实状态。
职业乞讨人从2003年始逐年增多
惠志华向澎湃新闻介绍,职业乞讨群体是指,在某一城市或地区形成一定的人数规模,自身并无临时困难、能够自行解决食宿等基本生活问题,但长期选择乞讨这一行为,以讨要钱财为主要目的,拒绝政府临时救助的这一类人群。
据惠志华介绍,苏州经济发达,吸引着大量以敛财为目的的职业乞讨群体。自2008年起,他便开始关注这个群体,他发现职业乞讨群体要的是源源不断的金钱,完全不是无法解决食宿的生活无着人员。面对政府提供的免费临时救助,他们有的是直接拒绝,有的是不理不睬,有的是轻蔑嘲笑,还有的甚至是恶言相向,感觉好像是救助反而影响了他们的生意。只有个别职业乞讨人员,在赚够了一笔钱,并将钱寄回老家或者花完的时候,才有可能同意救助管理站的主动劝导救助,到救助管理站里面吃顿饭、洗个澡、换个衣服,但是并不愿意接受救助返乡,还要到街面上去继续职业乞讨赚钱。
“大部分职业乞讨人员外出乞讨前都是在家务农。他们有的将田租给别人长期在外乞讨,有的是等每年农忙结束后外出乞讨捞一笔。”惠志华对澎湃新闻表示,也部分职业乞讨人员原来是外出务工的,但工作找不到后,就放下尊严走上了乞讨道路,后来发现收入不错,尝到了甜头,而长期进行职业乞讨。
据介绍,2003年以前,由于收容遣送制度的存在,街面不允许出现流浪乞讨等闲杂人员,一旦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或俗称“盲流”的无业人员,都可以强制性遣送返乡,所以那时候,职业乞讨人员很少。
惠志华说,2003年,自愿性的救助管理制度代替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这使得不能再强制带离乞讨人员,职业乞讨人员便逐渐出现,从2003年至2010年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职业乞讨人群在2010年达到最高峰。据介绍,苏州街面最多时有100多名职业乞讨人员。从2010年开始,苏州市公安、城管、民政开始三方联动,开展常态化街面巡查劝导,有效地遏制了职业乞讨人员的增长。但目前仍有一定规模的职业乞讨人员不接受劝导,拒绝接受救助,成为乞讨人员中的“老面孔”。目前,在苏州的职业乞讨人数大约在15至50人之间动态变化。
对于在苏州长年从事职业乞讨人员,惠志华发现,这部分群体以50岁以上的男性为主,“这部分人大多是家中子女成家、自己了无牵挂,就长期在苏租房居住,进行职业乞讨。”惠志华表示,但是每年的11月份至来年的春节前,往往会突然新增30人左右的职业乞讨大军,由于老家农忙结束,这一时段又是岁末年尾,适逢元旦春节,是通过职业乞讨赚钱敛财的黄金时节,所以集中成批来苏进行职业乞讨。
“专业乞讨”的两大黄金法则
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惠志华还在《试析苏州市职业乞讨群体现状》报告中,剖析了职业乞讨人群的“工作”动力——讨要到更多的钱财。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职业乞讨人员娴熟掌握着“专业乞讨”的两大黄金法则:地段规律和时段规律。
从地段规律看,职业乞讨人员选择的黄金地段主要有火车站、汽车南站、汽车北站等车站地区,观前、石路、南门等商贸地区,拙政园、虎丘、金鸡湖等旅游景区,以及一些高架桥下车行缓慢的路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由于这些地段人流量大,会有不少人给职业乞讨人员现金,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而职业乞讨人员选择的黄金时段主要有周末、节假日(特别是元旦前后到春节前后)、烧香的日子(农历初一、十五)。工作日,职业乞讨人员一般选择早晚上下班高峰,这些时段同样人流量很大,很容易要到钱财。
惠志华还发现,苏州市职业乞讨群体主要来源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甘肃岷县、安徽、河南、江苏的苏北、山东、东北等地,其中甘肃岷县在苏州职业乞讨群体中占最高比例,达70%。
不同地方的乞讨人员所采用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花样繁多。有选择每年11月后至来年春节前,集中成批来苏职业乞讨,主要乞讨方式为妇女携带未成年人乞讨,利用未成年人博取市民同情乞讨钱财;有喜欢站在马路当中和车流当中,手中拿着鸡毛掸子,假装帮车擦灰向司机要钱的。
据惠志华回忆,2013年11月他们曾发现一例:在观前商业区的乐桥地铁出口附近,一名年仅20多岁的女子,左手臂衣袖是空的,一直趴在地上,正在向路过的市民讨要现金,给人的感觉好像她是没有左手的残疾人员。经救助劝导人员的询问,发现她正是一名甘肃岷县籍职业乞讨人员,刚来苏州没有几天,想通过职业乞讨赚钱。在劝导中,救助劝导人员感觉该女子躲躲闪闪,表情非常不自然,好像是要掩盖什么。最后,救助劝导人员发现,原来这名职业乞讨人员故意把健康的左手藏在了衣服里面,假装自己是残疾人员。
惠志华称,要真正遏制这种人群,应该从源头上加以预防。如甘肃岷县,不少网上的照片和视频显示,当地已经形成了“外出磕头乞讨,回家盖房盖楼”的风俗。
“虽然人员流动是自由的,但地方应该对这些外出寻找不正当职业的乞讨者有一定的约束。”惠志华表示,现在他们能做的只能是建议市民不要轻易向职业乞讨者施舍现金。
不同地方的职业乞丐“表演手法”各异
“安徽、河南以及苏北这些地域的职业乞讨群体主要以老人为多,以老人独自乞讨为主。他们一般长期在苏州,混迹多年,经验丰富,生活不差。”据惠志华介绍,苏州社会救助站的劝导人员曾在拙政园附近发现一位长期职业乞讨人员,苏北盐城人,在火车站附近的小区租住,家中空调、冰箱、电视、炉灶等家具一应俱全,每天白天要钱,傍晚喝着小酒,一旦到了时令季节,大闸蟹也是他桌上的常客。
据介绍,山东、东北等地域的职业乞讨群体算是这一特殊群体中的“狠角色”,也是比较“会演戏”的群体。他们有的大冬天光着上身,不穿鞋子,虽然救助管理机构为他们免费送过棉衣、棉鞋,但他们仍是不穿。他们的小算盘是:穿了棉衣,不再可怜,怎么会有人给钱呢?还有的假装重病躺在地上,身上盖个白布,身旁一同伙哭天喊地,来欺骗市民给钱。
2013年冬季,苏州市救助管理站接到市民反映,在观前街一百商场附近,有一个老人倒在地上,光着双脚,瑟瑟发抖,好像快要病死的样子。等到救助管理站安排人员赶到现场时,这名老人马上从地上爬了起来,瞬间恢复了健康,原来这名人员就是一名职业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曾经多次劝导救助过,也送过棉衣和棉鞋,但为了能够讨要到钱财,他故意不穿,假装重病躺在地上,看到这个场景,市民也非常气愤,围观市民也一起谴责了这名职业乞讨人员的欺骗行为,这名职业乞讨人员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此外,还有一些来源于其他地区的职业乞讨人员,流动性较大,有的假装学生,跪在地上,地上放一个广告纸,欺骗乞讨;还有的文雅一点,靠拉二胡、唱歌等方式卖艺乞讨;还有的带着猴子,靠猴子表演或强行骚扰游客强讨恶要。
“将乞讨作为职业,自然是因为这个职业有一定的收入,而且这个收入还不少。”惠志华说。苏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劝导员曾发现,职业乞讨人员要来的零钱几乎每天都要去周边小店换成整钱,一般职业乞讨人员每天要来换四、五百元,多一点的有七、八百元,每月乞讨收入起码过万。
此外,他们还在有的职业乞讨人员身上发现过两本房产证和港澳通行证,这足以看出职业乞讨的“高收入”。苏州当地媒体也报道过,经过隐蔽拍摄发现,一名在火车站进行职业乞讨的人员,仅仅是短短的半个多小时,就要到了100多元钱,而且每当放钱的小碗快要满的时候,或有人给大钞纸币的时候,他就会将这些钱偷偷地藏起来,碗里面只剩几个硬币,来诱导路过市民继续给钱。
此前,媒体曾报道过,一些出现在东莞的职业乞丐,为了“扮可怜”、讨要更多的钱财,他们故意把骗来的别人的孩子的肢体打残,然后带其上街乞讨。苏州是否也发现了类似情况呢?
对此,惠志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苏州地区,他们如发现有妇女带小孩乞讨的,经过公安部门DNA检查,“发现有自己的孩子,有亲戚家的孩子”。且以残疾乞讨人员,基本上是假装残疾,“重残的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