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衡在毕业生留言板上留言
又到毕业季。在今年广东47 .2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有位不一样的学生。被同学称为“无臂牛人”的24岁学生杨孟衡从中山大学毕业了。当年顶着“无臂状元”的光环走进中大的他,四年如何度过?他的大学给他留下怎样的印记?南都记者带你走进他的大学朋友圈。
其人
杨孟衡,1990年11月出生,中山大学翻译学院2014年应届毕业生。6岁时因高压电击失去双臂。一度作为残疾人运动员加入云南省队,后于2010年以云南昆明宜良县文科状元考入中山大学。目前顺利从中山大学毕业,并保送至云南大学读研。2010年,描述其成长故事的自传《无翼也飞翔》出版发行。如今正准备出第二本自传,记录大学生活。
室友说
叶世豪,杨孟衡大学室友
因为是室友,我经常帮杨孟衡打饭。如果因为选修课我们吃饭时间对不上时,学校安排的“7人小组”成员会帮助他。与其说是别人照顾杨孟衡,倒不如说是杨孟衡在精神上帮助我们。我一直钦佩杨孟衡。毕业前,班上的同学们还专门每人给杨孟衡写了一句话,敬佩和受鼓舞,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演讲圈
曾和马云同台,不想当“鸡血王”
毕业前,杨孟衡抽空去了趟武汉,受邀到一所高校演讲。此前一天,他还在天津两所中学作演讲。大学四年,类似的演讲杨孟衡作了400多场。
四年前,在央视的舞台上,杨孟衡曾和马云同台。讲述完自己的经历后,马云说杨孟衡的经历让他感慨,让他想起“做企业其实也是在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年间,因为演讲,杨孟衡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一开始,他会逐字逐句写稿,然后不断练习。这几年积累的经验告诉他,演讲更多需要的是技巧,“很多时候看起来随意的一个故事,其实都是有意味的”。
因为杨孟衡的身体原因,多数请他去作演讲的,都希望他作励志演讲。但他十分介意自己的演讲被流行的“成功学”观点影响。他担心听众会“沉浸在鸡血之中,而不去做实事”。在他看来,许多“成功学”演讲都在曲解成功的定义,“什么叫成功,其实完全取决你个人的定位和需求”。所以每次演讲,他都要向听众强调,“要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只有强大自己了,其他的才会随之而来”。
但励志演讲还是为杨孟衡赢得不少“铁粉”。有的粉丝坚持每晚给他发送“晚安”短信,有的粉丝会在他所有的微博后留言。湖南的一位女粉丝在听过杨孟衡的演讲之后,一直为他的精神感动,还在微博上评价杨孟衡,“你的帅气是从内到外散发滴!”
从杨孟衡走上演讲台开始,父亲杨洪彬也是他的忠实粉丝之一。杨洪彬说,四年来儿子的演讲听了无数次,他最大的感受是儿子的进步和成熟,四年前的青涩已经没有了。杨洪彬说他并不关注儿子演讲的内容,“这些故事、情节,我们都是一同走过的,我跟他自己一样熟悉”。每次台下听完演讲,他会和儿子交流,告诉他哪些地方讲得不错,节奏把握得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身为高中语文老师的杨洪彬特别关注演讲的思想,“一定要给人启迪”。
杨孟衡给别人作演讲,也当别人的听众。他曾在东莞现场听过一堂“成功学”演讲,整个演讲最令他反感的,是演讲者的虚构案例,“很多故事是别人的,他给嫁接了”。作了无数次演讲的杨孟衡也常常反思,现在很多所谓“意见领袖”观点根本站不住脚,很片面,可还是有很多追随者;同样,仍有那么多人需要励志演讲来给日常生活“打鸡血”。
杨孟衡要求自己演讲中的素材都是亲身经历,“不能塑造、不能离奇、不急功近利”。遇到反复来听他的演讲的人,感动之余,他也会告诉对方,“听励志演讲鼓下劲可以,但更多的努力还在自己的生 活里”。
微博圈
喜欢韩寒,欣赏王利芬
跟他的同学一样,杨孟衡喜欢上网,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两小时。当然,他上网用的是脚。他的上网时间,一部分用来学习,另一部分是娱乐和粉丝互动时间。颇有名气的他,实名微博上已有6998个粉丝,远远超过同学的粉丝量和影响力。
微博上,杨孟衡喜欢关注自己认同的意见领袖。他喜欢韩寒,认为韩寒自我,能坚持自己并能获得成功,而且评论问题“言辞到位”。他欣赏韩寒“有情怀,有腔调”。早年他看央视的《我们》节目,开始欣赏该节目的主持人、现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也一直通过微博关注她。
早已是校园名人的杨孟衡在网络上并不太喜欢就公共事件发表评论。大部分时候,他只是默默转发。不多的几次公共事件评论,则是“实在没忍住”后的产物。有一年中大开学日选在大年初七,他也在微博上评论,一方面认为这样的安排确实不大人性化,另一方面则不断感慨同学们对此问题的处理有礼有节,并没有出现无理的谩骂。海南一校长带女学生开房事件后,中大教授艾晓明发布半裸照“开房找我”的举动也深深震撼了杨孟衡。他也为此评论,表示震撼于艾老师的勇气。
他说,作为负责任的公民应就公共事件表达看法,但他自己现在还没到意见领袖的层次。
就业圈
曾经梦想当世界冠军
杨孟衡班上,大四毕业后读研、出国、工作的同学各占1/3。
杨孟衡的打算是边读研边创业。他想创业,以英语为载体成立工作室,到中小学进行演讲培训,当励志演讲教师。从大二暑假开始,活跃的他就利用每个寒暑假在家乡举办学习社,为高中生补习,现在已举办了四期,培养了400多名学生。学习社的老师都是他的高中同学,而杨孟衡是学习社的发起人也是管理者。办学习社,从撰写招生宣传到设计LO G O,从到学校门口招生摆摊到进行课程设计,都要自己一手操办,这种实践让他成长很快。
读大学前,杨孟衡一度想当世界冠军。小学三年级时,他进入了昆明市残疾人田径队,后来改学游泳,顺利进入了云南省队。17岁时,杨孟衡获得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第9名,但却没能进入国家队,也没有圆参加北京残奥会的梦想。杨孟衡说,这让他学会睁眼看现实,“当你到了一定阶段,就会遇到越来越多比你有天赋的人,在体育竞技中,天赋和努力各占一半”。
入读中大翻译学院后,他一度将职业定位在同声传译。大学里他报名参加学院辩论队,面试中他被认为“不适合”遭到拒绝。这次失利让他更加坚定了演说老师的职业,“一块大石头向你砸过来,你是一直抱着它,还是把它放下作为垫脚石?”他这样形容自己要当励志演说老师的决定。
大一时,杨孟衡还练过钢琴。珠海一家琴行老板获悉他的情况后,给他提供免费学钢琴的机会。琴行老板希望他走上“无臂钢琴师”、《中国达人秀》2010年总冠军刘伟的道路,多次建议他带着钢琴去参加选秀。杨孟衡觉得,没有必要复制别人的道路。一年后,他主动离开琴行。他说特别感谢这位老板,给了他尝试的机会,但他始终更愿意走自己的路。
自述
未来还很长,谁都要努力
四年前,我顶着“状元”的光环走进中大。四年后,我摘掉了这个光环,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四年来,我有三年拿了奖学金,学游泳14秒内游进25米,练跆拳道进了校队,暑期创业办高中补习班,前后完成了400多场励志演讲。但这些都不是全部。
四年里,我选择了翻译学院的英语专业,一半因为喜欢,一半因为现实。学习英语,今后职业上就是靠脑力和嘴的工作,这符合我的身体状况。就算毕业找不到工作,英语培训也能成为安身立命的工具。
四年里,我实现了经济独立。大二开始,公益演讲和商业演讲给我带来一定收入,暑期办梦想学习社也能挣到一些报酬,每年还可靠成绩领一笔奖学金。不过,没能拿到国家奖学金,这是我至今遗憾的。但这四年,我从未申请过学校的困难补助。我总认为有人比我更需要这笔钱,我拿了,就可能让一些同学失去机会。
四年里,我并不排斥恋爱,但一直单身,却收获了很多“好基友”。为了照顾我,同学们组建了一支“7人分队”,轮流7天照顾我,帮我打饭。四年下来,我也和不少老师亦师亦友。
随随便便谈一场恋爱,不符合我的价值观。不管是在学校还是校外,都有女生向我表白。我也有过心动的对象,可惜她已“名花有主”。
这四年,中大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还有温暖。6月17日那天,我在珠海校区毕业生留言板上,用笔写下“无中大,不大学”。中大“严谨、务实、包容、进取”这八字精神,尤其是“包容”二字,已深入我骨子里。
如今,记录我大学四年的第二本自传已写了1/3,我期待年底付梓。很快,我也将打道回云南———我来自那里,也将回到那里,还将在那里规划未来。
微博上,四川攀枝花19岁无臂考生彭超高考用脚答题考出538分的消息正在热传。我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转发消息时,我说“相似的情况,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结果。于我来说,不为所谓的坚强,只为想要的生活。未来很长,谁都还需要努力”。
爸爸说
杨孟衡的父亲杨洪彬
希望儿子骨子里有自尊
6月25日,儿子在广州校本部的毕业典礼,全家人从宜良远道赶来参加了。看到儿子的成长,我很是自豪和喜悦。
我是高中老师,在儿子眼里,我一直是严父和严师。儿子足球、书法等爱好都源自于我的“逼迫”。儿子离开我的这四年成长很多,因为在大学里得到很多温暖。
四年前,儿子刚入学时,我最担心他的住宿。不料,但当我们来到宿舍时,学校已将本来住4人的宿舍安排成3个人住,分配给儿子的床,换上了高不及膝的矮床,并把衣柜和书桌并排放。儿子一个人用了本来是两个人的宿舍空间。
“喜忧参半”更能准确描述我现在的心情。儿子本科毕业了,我依然担心儿子的未来。本科毕业选择读研是我和他妈妈的夙愿,儿子也觉得,如果现在就出来做事,“感觉自己没学太多东西,底气还不足”。儿子读研期间可以先行创业,试试水。我们和他达成了一致,如果他发现目前的职业规划不合适,“还可以继续读下去,博士出来可以在大学教书”。
我婉拒了不少企业提出的资助,希望儿子能凭实力赚取奖学金,骨子里要有一股自尊心。我希望他能真正自立,“不给社会添麻烦”。
老师说
中大跆拳道老师谢培鑫
为他的坚强动容
不少学生说杨孟衡是牛人。因为大学四年,他几乎和其他学生无异。学习、上网、参加社会活动,这些都难不倒他,他甚至比别人还投入,还积极。
但他练跆拳道,且大二时就进入学校跆拳道校队,还是让人颇有些意外。他加入校跆拳道队后,训练量非常大,平均每周要集训三次,每次要训练两个多小时,但从来没有迟到和旷训。训练中有时要做上肢训练,他无法完成,每次别人做上肢训练,他会申请做腹部或腿部训练,让整个训练时间都是充实的。
唯一遗憾的是,他没有正式打过跆拳道比赛。广东举办大学生跆拳道联赛,他曾努力争取,但组委会考虑再三还是没让他参加。倒是他自己曾到新加坡一所大学交流时打过友谊赛。结果,他赢了。
一日三餐曾是他的难题。我经常和杨孟衡一起吃饭,每次跟他吃饭,都令我难忘。他不能自己夹菜,跟他一起吃饭的人会帮他把菜放在饭碗里,然后他低下头把嘴贴在碗沿上吃饭。每每看到这一幕,我都会为他的坚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