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奔小康”河南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来到了栾川庙子镇庄子村
映象网快讯(记者 王芳菲 文/图)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让洛阳栾川县庙子镇庄子村“碧水山庄”农家院的经营者郭留太,深切感受到了当地发展旅游业带来的红利。而八十多年前,红二十五军从这里经过时,栾川还是大山绵延,荒凉贫瘠的闭塞山区。10月13日,“长征路上奔小康”河南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来到了洛阳栾川。
栾川,因传说远古时期鸾鸟群栖于此而得名,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位于洛阳、南阳、三门峡3市交界处,境内中山、低山、河谷、沟川等不同地貌形态错综交织,海拔高度在450米到2212米之间,耕地面积16万亩,人均不足半亩。
1934年12月3日,红二十五军取道嵩县明白川,进入栾川境内。部队一进栾川就遭到了地方反动武装“十大连”的袭击,两天之内四次交手,红军狠狠地教训了这个称霸一方的“地头蛇”,让栾川群众至今还津津乐道。
务实苦干,埋头致富成了庄子村的新风尚。
小山村发展旅游业 物质精神“双丰收”
49岁的郭留太是庄子村一组的村民,2012年前,他家的收入来源还主要依靠种植山茱萸、核桃、板栗等作物,一年下来的收入也就五六千元。而现在,山茱萸的种植实行了统一管理,随着经济林管理水平的提高,单山茱萸一项收入就达到了每年一万八千元。而这些收入,只占他家经济来源的很小一部分。
栾川以前流传着“喝酒不要菜,汽车跑得快,姑娘长得帅。”的顺口溜。郭留太解释道:“地方太穷,有酒喝就不错了,哪有菜啊。路况太差,客运行业没有竞争,开车很猛。自然气候好,姑娘漂亮皮肤白。”这是栾川从前风貌的真实写照。过去,年轻人嫌家里穷,纷纷外出打工,中老年人多留在家种地。贫困的时候,甚至有不少人喝酒赌博。现在好了,庄子村人人都脚踏实地拼着比着搞发展。务实苦干,埋头致富成了这里的新风尚。
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不仅促进了栾川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优化了生态环境,而且有力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和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可谓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郭留太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农家小院“坐地生财” 大叔三年收入翻十倍
郭留太家从2012年起开始依托峪龙湾景区发展农家乐。当时房屋条件简陋,设施不完善,没有卫生间,房价只能定在二三十元。即使这样,到了2013年,他家的年净收入已经接近5万。
后来,郭大叔投入积蓄,并通过政府协调,从银行借了3年期共40万贷款,用于房屋的提升改造。2014年,改造过的农家乐发展步入快车道,不仅增加到40个房间,七八十床位。房价也一下翻了五六倍,涨到120元一晚。
说起现在的收入,郭留太笑的合不拢嘴。“保守估计年利润能达到8至10万元。7、8月旺季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能有5000块左右。”郭大叔不仅自己致了富,他的农家乐还雇用了八名服务人员,做菜大师傅的工资也能达到每月4000元。
据介绍,龙峪湾景区现在每年营业额有1000多万,单是景区带动的周边农家乐的年毛收入就达到1200万左右。村内现有100余户家庭宾馆,床位3862张,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平均每户的年收入都在十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