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5月30日电 5月28日,为黄山复名徽州疾呼18年的著名作家李辉亮相合肥一家书店,举行“为何呼吁恢复徽州地名——文化传承与今天的我们”主题讲座。
活动现场,从年轻的90后、00后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从普通市民到文化工作者,听众们将书店不大的房间挤得满满当当。南师大的赵普光、南京外国语学院的刘伟等一批学者专程从外地赶来……
讲座中,李辉表示,相比千年徽州,30年的黄山不过一瞬,主政者要有勇气将徽州重新恢复,才是对历史、对文化的真正珍爱与敬重。
“当年徽州改黄山有一定合理性,也符合当年实际需要。”作为黄山市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年逾七旬的黄山市首任市长崔之康现场讲述了黄山市成立缘由,并响应李辉:“考虑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现在是改回来的时候了。”
李辉再次呼吁“徽州复名”
今年4月,著名作家、《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李辉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关注乱改地名的现象,呼吁将黄山市恢复旧名——徽州市。
“其实,我呼吁将‘黄山’改回‘徽州’已有18年了。”李辉说。在推动“荆沙复名荆州”之后,李辉写下《可惜从此无徽州》一文,发表于1998年4月17日的《人民日报》上。
今年,李辉借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契机,重提“徽州复名”这个话题,就是想再次努力,恢复徽州地名。
“过去三十多年来,都是经济在主导我们地名的更改。”李辉说,发展旅游经济完全可以打出徽州的历史文化品牌,不能丢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即使是为了发掘自然风景区的价值,开发旅游资源,也并不意味着消解传统文化、淡化历史形象。失却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旅游也无法真正发展起来。”
“不是所有地名都必须恢复旧名称,但对于‘徽州’这样极其重要的历史地名,却值得付出一定代价予以恢复。安徽取名来自安庆和徽州,没有徽州,哪来‘安徽’?”李辉说,他并不主张所有的地名都恢复,但是对于最重要的、最有历史文化象征意义的地名能恢复还是要恢复。“既然一个地名改错了,为什么没有勇气承认并且把它恢复过来呢?”李辉说。
黄山市首任市长讲述改名过程
李辉讲座结束后,多名听众或提问、或谈感受。年逾九旬的老干部程克文专程坐公交来到现场,他在畅谈了对恢复徽州地名的想法后,将话筒递给了另一名白发苍苍的长者。这名长者叫崔之康,县级黄山市成立后,他于1984年当选为黄山市首任市长,是“徽州改名黄山”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外界很少知道改名的背景,我有责任说出来。”崔之康说,当年黄山风景区虽名声在外,但每年的游客寥寥无几,多则数百人少则数十人。为了将黄山的牌子打出去,安徽省把原属于安徽省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局管辖的黄山管理处,改为安徽省黄山管理局,直属省政府领导。此举为黄山旅游业发展打开便利之门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烦恼。
崔之康解释,黄山管理局管辖的范围,仅限于风景区内的154平方公里。“黄山管理局凡是涉及行政管理上的事情,都要报告当地行政部门审批。就拿游客的餐饮来说,粮、油、肉、蛋、豆制品以及燃料都要有计划,否则就没有供应。”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赋予黄山风景区行政管理职能。”崔之康介绍,当时安徽省曾设想在黄山现有范围内成立风景区人民政府,或黄山旅游特区,但是这些设想在法律里找不到根据。最后,安徽省决定将黄山风景区与原太平县,加上歙县的汤口区、石台县的广阳乡划在一起,合并成立县级黄山市,上报国务院。198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县级黄山市正式成立。
1987年11月,在全国撤地改市大潮中,代管黄山县级市的徽州地区被撤销,设立地级黄山市,同时将县级黄山市更名为黄山区,徽州区与之并列设立。崔之康说,当年徽州改黄山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被视为强化黄山旅游品牌,发展安徽旅游,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现在是改回来的时候了”
近30年来,有关恢复徽州地名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2014年安徽省长信箱曾接到一封《省长,我建议把黄山市改名为徽州市》的群众来信,黄山市民政局曾回复称:黄山市建市以来的发展成就表明,成立地级黄山市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黄山市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是符合黄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也是得到群众拥护的。我们认为目前不宜进行区划和管理体制的调整。
今年4月,李辉刊发关于“徽州复名”的系列文章后,复名的呼声再次响起。4月14日,黄山市民政局局长朱学军在接受人民网安徽频道采访时表示,更改市级名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作为民政部门,将深入调研,尽早提出建议。
对此,李辉在活动发言时指出,“徽州复名”最难的就是第一步,即黄山市提出并上报复名的申请。据了解,根据《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的命名、更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逐级上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当年改名时,确实没有考虑到文化传承的问题。”崔之康说:“考虑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现在是改回来的时候了。我们必须下决心改过来,而且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