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占中”启动后,西方媒体果如此前所料,报道连篇累牍,其中不乏直言不讳者:不少媒体干脆将其称作“颜色革命”的香港版——“雨伞革命”。在“颜色革命”给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北非带来的社会动荡和对立至今未息,此时西方媒体口中的“雨伞革命”让人闻到了一股别样的味道。
“颜色革命”中间无一例外,都有外部势力插手。在不同地方,“颜色革命”的外衣也是五彩纷呈:在原捷克斯洛伐克是“天鹅绒革命”,在格鲁吉亚是“玫瑰革命”,在乌克兰是“栗子花革命”,在突尼斯是“茉莉花革命”。这一次在香港,又成了“雨伞革命”。
英国《独立报》正是以“雨伞革命”为标题报道香港“占中”。此后,更多的西方媒体开始给香港“占中”贴上“雨伞革命”的标签。法新社报道,在“雨伞革命”运动中,示威者仅以遮阳伞和决心,瘫痪香港市中心以争取“民主”,雨伞迅速成为他们的标记。报道引述一名示威者说:“我们有雨伞。” 最新一期的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是抗争者举起雨伞的照片,直接加上“The Umbrella Revolution”(雨伞革命)的标题。《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直指这场抗争是过去十年最严重的一次。
英国《每日电讯报》的分析文章则渲染称,这场“雨伞革命”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威胁”。
这一从“占中”到“雨伞革命”的称谓变化,国际和香港本地的媒体都注意到了。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称,英国报纸首次以“雨伞”命名香港民众的“占中”运动以后,“雨伞革命”便成为其代名词。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还注意到,连日来有报纸评论称,当一个社会民间运动有了代名词之后,就已不再是初起时的公民抗争,而是革命。“占中”运动还被指控有黑手,有西方的影子。
专家指出,在“颜色革命”过程中,一些西方媒体与当地媒体经常联合造势,为反对派打气,抹黑竞争对手。在此次“占中”报道中也是如此,部分西方媒体和香港当地媒体的倾向明显,对黎智英、黄之锋、戴耀廷等大肆吹捧,宣扬其所谓的民主自由理念等。
梳理以往历次颜色革命,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发现,支持“颜色革命”已经成为美国“扩展民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对“颜色革命”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两手就是:一是公开为反对派摇旗呐喊,制造有利于反对派的国际舆论,进行赤裸裸的政治干预;二是提供实实在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务院每年用在所谓“推动全球民主”方面的总支出高达10亿美元。
仿佛为了印证专家的观点,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发表一篇《香港“占中”启发了大陆人》的文章,妄言在香港出差或旅游的大陆人都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场抗议活动,“香港及其抗议者似乎给他们展示了作为中国人的另一种方式。”但很快有网友质疑这篇文章通篇只采访了一位游客和一名专家,借这两人之口,写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近日,中国互联网上一篇广为流传的题为《香港“占中”十问》的文章指出,长期以来,香港“占中”背后的西方势力,如鬼魅般如影随形。美国驻港总领馆官员丹·盖瑞特近期就讲过,“华盛顿要求继续在香港推动民间、社会力量争取民主诉求运动,尤其是推动青少年在社运中扮演先锋角色。”这个丹·盖瑞特不简单,他曾在美国不同部门从事近30年的情报工作,来港之前的职位是美国国防部部门主管,是个不折不扣的高级间谍。香港中文大学有一个机构叫“香港美国中心”,它垄断了香港8所大学的通识教材。这个中心表面上看,是一间非盈利的大学联盟机构,但实质上美国驻港总领馆才是这家机构的真正靠山。该中心于今年3月15日、16日,举行了两天一夜的“工作坊”,“名正言顺”地培训大学生作为“占中”骨干。
香港《星岛日报》10月3日社评指出,“占中”的重点诉求包括要香港特首梁振英下台,已有推翻政权意味,染上了“颜色革命”的色彩,西方传媒冠以“雨伞革命”的称号,也侧面反映英美有意促使“占中”变成一场“革命”。这篇社评称,香港“占中”用上的黄丝带,早在1986年菲律宾的“黄色革命”中就已广为使用。
在那以后的历次颜色革命中,类似“黄丝带”的手法屡见不鲜,屡屡见效。然而,让外界吃惊、让置身其中的民众苦不堪言的是,“阿拉伯之春”没有到来,“阿拉伯之冬”倒是来了,而且还迟迟不走。埃及、泰国、利比亚、乌克兰更无一不是陷入长期内乱、族群撕裂,乃至内战不止。法国《解放报》称,“香港所谓‘雨伞革命’可被称作‘香港之春’。”善良的人们并不健忘,“香港之春”——多么熟悉的词汇啊!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