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阻力大、难点多,我们还是要看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做法,由谁来牵头,上行下效,一旦开展进度会很快,”昨日,河南省发改委工作人员接受新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按照要求,地方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应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新京报记者说,鉴于车改的难度、阻力,地方车改想要达到明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这一目标,必须立即开始筹备,着手调研、摸底、起草改革方案等工作。
昨日,新京报记者分别致电31个省区市的省委办公厅或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仅内蒙古、湖北、江苏等少数省份已着手车改,其他省份不是相关职能部门办公电话无人接听,就是称“不清楚”、“看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做法”。
北京湖北等5省份着手公车改革
江苏省媒体接待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公车改革工作正在开展,但属于保密范畴,等做好以后会公布”。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信息公开办公室工作人员则表示,已形成了公车改革方案,但具体内容须采访公车改革办公室。
山东省委秘书处工作人员表示,该省公车改革已开始,但目前尚未形成具体文件;湖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已成立了“公车改革办”,且此前已选择一些地区试点改革。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表示,今年北京将全面启动车改,整个方案会有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等安排,全市涉改车辆6万多辆。“北京将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公车改革,但不一定考虑拍卖。这些清理出的公车到底放哪,不能就搁置了,要用在需要的地方”。
山西福建等6省份称“暂不清楚”
上述着手车改的地区虽未透露具体细节,但毕竟车改已提上了日程。与此相比,不少省份回应“暂不清楚”、“看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做法”等。
山西省委办公厅工作人员回应说,“目前还没有收到改革的通知,要具体听领导安排;具体有多少车,怎么补贴都还不知道,也不方便现在说”。
福建省委办公厅将采访转给了办公室,办公室工作人员也表示,“国家具体细则刚出台,我们还没有动静,也没收到相关通知,不清楚”。
黑龙江省委办公厅也将采访转给了办公室,但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只负责办公室内部相关情况,并一直强调“应该会有公车改革小组成立去负责吧”。
回应“不清楚”的还有吉林省委办公厅、青海省政府办公厅、湖南省发改委。
河南省发改委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说,“我们还是要看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做法”,他强调,改革最大的难题是怎么把账算好,是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得补,怎么补。
其余省区市,相关部门办公电话从昨日中午至晚6点一直没有人接听,有的省份听想要采访车改,直接挂断了电话。
【疑点1】
地方车改哪个部门牵头?
地方车改由哪个部门负责牵头?这关系改革成败。但一些地区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就提出了“牵头部门”的疑问。
河南省发改委工作人员就提出,公车管理以往是由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但由于改革涉及的问题复杂,所以有时也由发改委牵头。中央关于公车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具体工作是由机关事务管理局,还是发改委牵头?还不清楚。
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人员则表示,车改事宜应由省财政部门负责,但截至发稿前,青海省财政部门电话一直无法拨通。
此外,有的省份此前已经成立了“公车改革办”,比如湖北、内蒙古。两地的省(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发改委分别回应说,虽然中央机关单位的车改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但毕竟已经成立了车改办,所以应由车改办牵头。
竹立家说,车改文件中之所以没有明确地方车改的牵头部门,主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各地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适合的牵头部门,“虽然国家文件里没有明确牵头部门,但各省份按中央要求制定的车改方案中,必须明确本省的牵头部门”。
【疑点2】
“一把手”用车留不留?
车改文件发布后,不少基层干部注意到了“一把手”用车的“弹性空间”。
文件写明,鼓励省区市所属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和市、县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改革,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取消公务用车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
哈尔滨市一名处级干部说,上述规定意味着,正厅级和市县乡镇的“一把手”还是有“特权”,“‘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这该如何理解?是不是就代表着‘一把手’还是有车坐?”他认为,如果‘一把手’还有特权,不利于改革推进”。
“讨论‘一把手’用车问题的基层官员很多,”一直关注车改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新京报记者说。虽然给“一把手”用车留了“后门”,但车改文件中提到的“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并不代表“一把手”有专车,“不可能像过去一样,配备专车和专职司机。‘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实物保障’,只是说‘一把手’需求时,有车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