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朝 李秋艳
核心提示|饮料、洗衣粉、小玩具……只需扫一扫,礼品即可免费到手。各种“扫二维码送礼品”活动俨然成为街头一景,这些扫码关注即可免费领小礼品的活动确实吸引了不少人,但因扫码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经济损失的也屡见不鲜。大家对这种现象究竟怎么看?是明知有风险抱侥幸心理而为之,还是压根儿不知道有风险?对此,专家、业内人士又是怎么看?且看3C君调查。
走访单纯扫码领礼品so easy,下载注册得考虑考虑
在国贸360广场附近,几个花店人员正拿着发卡、玫瑰花招呼过往行人扫二维码,扫码关注后,可送一个发卡或一支玫瑰花,不花钱白拿礼物,“生意”确实兴隆,不少人来扫。朱女士领到一个发卡,“扫扫也不费事儿,领个小礼物挺好玩儿的。”朱女士说,一般这种活动她都积极参与,上次在另一个地方扫码,送一个水杯。“领东西后,再取消关注就行,不会泄露啥信息。”记者按要求完成关注后,也领到一支玫瑰花,之后手机上便经常收到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
在北三环文化路口,一堆布娃娃很是引人注目,旁边一牌子“关注我们,免费送大礼”,确实吸引不少人驻足,但很快便离去。原来让扫二维码下载APP,还要完成注册,才能送东西。这是一款不知名的理财软件,记者按要求扫二维码,下载APP,但注册时发现需填写身份证号码,选填是否绑定银行卡,便放弃了,当然也未领到礼品。“要是只留电话号码啥的也就留了,但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还是算了,感觉不安全。”一旁的张女士说,礼品虽诱人,但重要信息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记者问一旁的工作人员一天能有几人注册,他看记者无意注册,淡淡说了句“三五个人吧”,便继续招揽“生意”。
走访发现,类似的扫码活动除路边、商圈、影院附近外,在大学校园也较多。目前的“扫二维码送礼品”除以上两种方式外,还有一种比较复杂,关注公众号、下载APP注册过后,必须绑定银行卡,还要进行小额支付后,才能拿到礼品,但这种礼品相对来说稍稍贵重一些,不过参与者较少。
互动视情况扫码者占79%,抱侥幸心理者占43%
关于“扫二维码送礼品”现象,大家究竟怎么看呢?记者专门在大河3C俱乐部公众平台上,以“怎么看待扫二维码送礼品”为话题,与粉丝发起互动调查。分别设置您是否经常见到“扫二维码送礼物”的活动,是否参与过“扫二维码送礼物”的活动,都参与过哪种“扫二维码送礼物”的活动,参与“扫二维码送礼物”活动是否会留下手机号、身份信息等,参与“扫二维码送礼物”活动是否担心有风险共5个问题,供大家投票选择答案。
共有197人参与投票。其中,63%的网友表示自己经常见到“扫二维码送礼物”的活动;79%的网友选择“视情况参与”,从不参与者仅占16%;第三个问题中选择“扫码关注即送礼物”选项的占59%,选择“下载APP后还要注册手机号码,甚至身份证等个人信息才送礼物”选项的占15%,仅有4%的人愿意绑定银行卡;第四个问题中,51%的人表示自己会“偶尔”留下身份信息等,41%的人称“从不”,仅有8%的人选“经常”;在第五个问题中,虽然54%的人“严重”担心有风险,但仍有43%的人选择“抱侥幸心理,应该没事”,选“从不在乎”的占3%。
网友看法
网友“瑞雪丰年”:一次在北大学城扫码给个玩偶,还好没索要其他信息,过后赶紧取消。听说好多二维码有病毒的,还好没发现手机的不良反应,“天上掉的馅饼是有毒的!”
网友“慢悠悠”:有时觉得商家宣传,没啥风险,但若遇到别有用心的商家就另当别论,风险不只是扫二维码才有,刷卡消费风险更大。但我们不会因为这样就不刷或不扫,只能在安全方面加强防卫。
业内你扫码我提成,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多样化
互联网+时代,营销模式也日趋多样化。不管扫码关注公众号,还是下载APP注册信息,都是一种网络营销模式,随着微信的普及,商家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这一块儿,为更好地推广,商家绞尽脑汁地圈粉儿。扫码送礼品,下载APP送大礼等已屡见不鲜。
在二七广场德化街,做扫码送礼品活动的小王说,他是一名大学生,趁周末没课出来做兼职,参与扫码的人把他的工众号发送到微信公号上,就算是他拉来的粉儿,会有提成,粉儿越多,他赚得就越多,“一天能赚几十块钱”。小王说,他之前在学校做过比这复杂的,不光是要吸粉,还要留下粉丝的联系方式等,能留下的信息越多,提成就越高,“运气好的话,一天能赚一两百呢”。
至于这样做会不会导致信息泄露,他也说不清楚,“应该不会吧,除收到一些垃圾短信和推销电话,别的也没啥”。
说法随意扫码或致资金等损失,警惕来历不明二维码
市民王女士去年网购一件毛衣时,被告知扫描二维码可返还100元红包,她随即扫描店方提供的二维码,结果红包没领成,银行卡却很快出现取款记录。经警方调查,其银行卡被不法分子盗刷,致使被盗刷的原因正是她扫描的二维码中含木马病毒。
这并不是个例。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近一年来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人均124元。
有专家说,二维码本身只是一个载体,并没有病毒,但二维码可包含大量信息,能承载网址链接、应用下载、视频、照片、声音等多种数字化信息的编码,但这些东西存在安全风险。二维码生成方式简单,几乎没有制作门槛。一些不法分子很可能把病毒制成二维码,对外宣称是优惠券、软件等,以诱导用户扫描。
对此,猎豹移动安全专家李铁军告诉大河报记者,部分扫二维码活动确实易产生风险。通过扫码加微信公众号,这种风险相对小,并不会直接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资金损失。除非该公众号在以后运营过程中,采取非法手段欺骗消费、支付等。在超市等买东西使用扫码支付比较安全,但一定注意不要随意给陌生人直接扫码转账。至于扫码后提示下载手机软件的,这个就要注意了,苹果手机还好,但安卓手机比较复杂,扫码后可从任意位置下载。安装来历不明的APP,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银行卡被盗刷,若不清楚该APP是做什么的,尽量不下载不安装。那种扫码后访问特定页面要求注册的,须看清提供哪些内容,若页面要求提交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要高度警惕。
防范二维码能提供“微身份”,可选择安全扫码软件
如何保证信息安全呢?民警告诉记者,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安全扫描二维码——
●选择有安全扫描功能的扫码软件,最好有识别和过滤二维码的功能。
●选择“反扫”,用户向商家展示二维码或条形码,然后商家使用扫码枪扫描用户手机完成交易,安全漏洞的路径完全被堵死。
●留意发布平台,通常来说,报纸、杂志等正规出版刊物上的二维码相对安全。●扫描二维码后下载的安装包,要进行病毒查杀,确认安全再安装,即使是热门APP,也要谨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