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应聘招聘的高峰再次到来。河南省4家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员称,人力资源市场上看起来是“供需两旺”,但“招工难”的现象仍存在,普工难招,技能劳动者总量更是严重不足。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我省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约占2成。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常因无一技之长遭遇“就业难”,并且对于技能培训,农民工的热情并不高。
现象
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缺乏积极性
例子1:耽误挣钱
主人公:平顶山鲁山县瓦屋乡农民工雷师傅
年龄:45岁性别:男
特点:靠体力吃饭
现年45岁,来自平顶山鲁山县瓦屋乡贫困村的农民工雷师傅告诉记者,他从未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十多岁时就进城务工了。“下过煤窑、修过路、摆过水果摊、搞过拆迁……我就是个靠出力气吃饭的,干我们这一行的流动性很大,哪儿有需要,我们就去哪儿。只要肯吃苦能出力,不嫌脏不怕累,就能赚到钱,根本不需要培训。”雷师傅向记者透露,他在建筑工地上打零工一天就能赚上几百元。哪个工地需要人了,工友就会随时通知他。没活儿干的时候,他会到街边摆水果摊。“去技校学电焊、厨师?文化程度低了可不中!再说了,学技术还需要时间,耽误挣钱,我还有老婆孩子要养活呢!”
例子2:不知免费
主人公:周口淮阳县葛店乡小伙李玉麟
年龄:21岁性别:男
特点:干过10多份工作
如果说雷师傅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是因为他干着技术含量低但收入还不错的活计,那么现年21岁的周口淮阳县葛店乡小伙李玉麟也不参加技能培训就有些耐人寻味了。李玉麟来郑州打工有3年了,他干过的工作可谓是五花八门。“学不进去,勉强混了个高中毕业。文员、淘宝客服、电话销售、快递员、传单员等至少干了10多份工作,但干有半年以上的工作却只有2份。”李玉麟说,文员的工作虽体面但工资不到2000元,根本顾不住生活。
“为什么不参加职业培训?”记者问。“那不还得花钱啊?我家经济条件不好。”李玉麟说。“有针对农民工的免费培训,你不知道吗?”记者问。“不知道。”李玉麟答,“免费?那咋可能!”
现象
参加培训成为“金牌月嫂”
主人公:驻马店泌阳县郭集乡龙潭村月嫂袁明娥
性别:女
特点:郑州抢手的“金牌月嫂”
“工资至少每月八千,不是客户来挑我,而是我挑客户!”昨日,来自驻马店泌阳县郭集乡龙潭村的月嫂袁明娥告诉记者,作为经验丰富的月嫂,她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10月份。“3月份本来有两个客户要定我,我嫌累,就都推了,想好好歇歇。”
现在,袁明娥是郑州抢手的“金牌月嫂”,但20年前,她是一名无技能从业的农村妇女。1995年,袁明娥来郑州打工,起初在一家工厂做女工,之后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换一份工作。“我只上过小学,文化程度不高。在商场干过后勤,也当过保洁员,根本攒不到钱。2006年到广西做生意,结果身陷传销窝点。”在后来的工作中,袁明娥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有一技之长十分有必要。
2010年,袁明娥参加了郑州市总工会帮扶中心举办的月嫂技能免费培训班,先后拿到了中级、高级家政服务员资格证。“培没培训过,那绝对不一样!我生养过四个孩子,从没觉得带孩子有啥难的,但参加了培训才知道很多育儿的旧习俗根本没有科学依据,也学到了很多照顾宝宝的知识。”
尝到了职业培训的甜头后,袁明娥开始动员家人参与培训。“二女儿拿到了高级育婴师证,老公参加了公共营养师的培训,还没拿到证。”用袁明娥自己的话说,除了正在求学的女儿,全家基本都在从事“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解读
我省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约占2成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民工处的吕处长在受访时表示,我省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约占2成。“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革新步伐的不断加快,缺乏一技之长成为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为新型产业工人的重要障碍。因此,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的矛盾越发突出,‘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现象也更加凸显。”
自愿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分两类
吕处长表示,自愿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年轻的新增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另一类则是在社会上打拼过的无技能从业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有些有不错的文化底子,能意识到技能的重要性。没有技能的农民工可以说是处于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他们大多集中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行业,收入低、社会保障也少。为了另谋生路,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回过头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提供专款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埋单”
吕处长称,职业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工的技术水平,改善其就业环境、增加收入、提升社会地位、使其更快融入城市。除人社部门外,劳动、民政、扶贫、人事等部门也在热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甚至划出专款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埋单”。“河南省各县乡镇也有不少承担补贴性职业培训任务的定点培训机构,对职业技能培训感兴趣、想了解更多相关政策的农民工朋友,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咨询。”(记者 张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