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化路、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隧道、陇海路高架……2014年,郑州将计划修建完工256条道路,堪称最忙碌的“修路年”。临近年关,256条道路修建情况如何?完工率有多少?它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如何?从12月15日起,映象网将推出“晒晒修路成绩单”系列报道,映象网记者将逐一探访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盘点工程的最新进展,记录因路而变的城市生活。  

   纬四路下穿隧道内景

  纬四路下穿隧道内景

  映象网讯(记者 阮海峰/文 段晋哲/图)贯穿郑州南北、连接郑东新区和老城区的中州大道,时速80迈早已成往事。

  “在纬四路下穿隧道还未开通以前,上下班的早晚高峰车穿过中州大道,简直是苦不堪言,路线怎么选也绕不开金水路或黄河路,最快也得需要1小时左右。”郑州市民王伟民抱怨,要是赶上周末晚高峰会耗时更久。

  他期待,明年7月沈庄北路—商鼎路下穿隧道工程通车后,“减负”成功的中州大道,将重新提速。

  【体验】从纬四路到CBD只需两分钟

  近年来,随着郑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车辆急剧增加,市区内道路压力也不断增大,特别是连接东区与西区的主干道农业路、金水路、黄河路、郑汴路都已大大超过了其承载能力。

  为改善中州大道沿线的出行环境和改善东西方向的交通压力,下穿中州大道隧道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2013年为贯彻“畅通郑州”兴市战略总体部署,郑州市计划修建三条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工程包括三部分:红专路下穿隧道,纬四路下穿隧道和沈庄北路—商鼎路下穿隧道。三条隧道总长2750米,建设周期18个月。

  其中,纬四路隧道、红专路隧道计划2014年11月建成通车,沈庄北路-商鼎路隧道计划2015年2月通车。

  随着11月30日、12月1日纬四路、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隧道相继开通,郑州增加了两条通往东区的道路,可以有效缓解金水路上的通行压力。

  “现在每天上下班走纬四路下穿隧道特别方便,再也不需要和以前一样绕路走了。”家住纬四路的王伟民高兴地说,自从下穿隧道开通后,从纬四路金水河桥到CBD仅需2分钟也不用担心堵车了,每天还能多睡半个小时。

  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隧道项目经理李晓春介绍,三条隧道分别位于中州大道郑汴路、金水路、黄河路、农业路几个易堵路口之间。

  “下穿隧道把横贯中州大道的道路由原来的4条变成了7条。”李晓春指着纬四路中州大道说,在这个区间内的车辆,如果想在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穿行,就没必要再走中州大道了,能直接减少中州大道的车流量。

  据郑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区通往郑东新区的出口只有金水路立交桥、黄河路立交桥、农业路立交桥,中州大道下穿隧道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新老城区的连接,缓解金水路、黄河路、农业路、郑汴路和中州大道的拥堵状况。

   红专路下穿隧道

    红专路下穿隧道

  【进展】沈庄北街-商鼎路下穿隧道明年7月将通车

  12月16日,映象网记者在红专路下穿隧道现场看到,除双向四车道的快车道外,整条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隧道两侧还有两条长720米的非机动车道和行人通道正在施工。

  据该工程项目部党委书记陈耐红介绍,目前人行道板还正在做收尾养护,暂时不予开通。下穿工程全部做完,需要等到明年2月投入使用。

  “红专路下穿隧道和纬四路一样,每天也要进行夜间检修。”陈耐红说,目前只是试通行,交通标识标线、灯具照明等还没全部安装到位,他们将根据市民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整。隧道试通行期间,每天23时起要封路检修,次日6点再开放。

  根据中州大道下穿隧道项目部此前公布的计划,明年2月竣工的沈庄北路-商鼎路下穿隧道将延长至明年7月竣工。

  工程延期原因何在?对此,施工方上海城建隧道股份该项目总工郭昊进行解释:“工期内降雨频繁,特别是9月份连续13天的降雨对工程影响极大。雨停后我们还要进行抽水清淤、土层晾晒,这些工作做完之后才能继续施工,这是造成工程延期的主要因素之一。”

  他说,按照相关要求,各施工工地一般都会在基坑周围一米处以及护坡浇上混凝土,如果遇到长期下雨,就要求施工单位停工,进行基坑加固,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郭昊还表示,另一个影响施工的因素是,由于中州大道下穿隧道采用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法进行施工,难度较大。

  “我们也仅有一台矩形顶管机,无法在两个隧道工程同时开工,所以比其他两个隧道工程通车要晚。”他说,目前工程完工量已超四成,其中大顶管推进约190米,还有约20米可以贯通,小顶管推进了近90米,预计2015年7月底可以全线竣工通车。

  红专路下穿隧道内部

  红专路下穿隧道内部

  【亮点】施工工艺创三项国内之“最”

  据介绍,郑州下穿中州大道隧道项目不仅在施工过程中克服多重困难,而且还创造三个国内之“最”。

  作为全国单次顶进距离“最长”的沈庄北路—商鼎路下穿隧道工程,则运用的矩形盾构施工工艺。

  “这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市政工程建设中被较多采用。工程中使用的大矩形盾构机是目前国内最大断面尺寸的盾构设备,本工程的实施也将突破顶进距离国内最长纪录。”郭昊告诉记者。

  另据了解,红专路下穿隧道工程还首次将国内矩形断面“最大”顶管应用于城市机动车道隧道施工。

  由于下穿隧道距离中州大道路面埋深只有3米左右,该工程在下穿工程中属于埋深较浅的,如果在挖掘过程中出现偏差,容易造成中州大道路面沉降。

  “红专路下穿隧道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矩形断面的顶管隧道工程,首次将顶管技术应用于城市机动车道隧道施工,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中国中铁隧道集团项目施工负责人介绍,采用矩形盾构施工,不仅对地上道路的正常通行、周边环境影响比较小,而且施工的安全性、施工效率也比较高。此外与圆形盾构相比,采用矩形盾构施工,还可使隧道的空间利用率提高近20%,并且隧道埋深浅、坡度小,更有利于通行。

  为了避免纬四路下穿隧道工程对中州大道路面行车的影响,工程采用了国内矩形顶管穿越距离“最长”的施工工艺,不用开挖路面。

  据悉,纬四路下穿隧道机动车道使用的是开挖断面为10.12米×7.27米的矩形顶管机施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矩形顶管隧道。

  郭昊介绍:“隧道上层距离中州大道路面3米到4.2米,也是目前国内最小覆土厚度的矩形顶管隧道,两个车道之间最短净距离仅为1米,更是目前国内最短的距离。”

  他还表示,在下穿隧道的每个入口处都设置了许多横截沟,雨水落到地面后,会被这些横截沟引导至隧道内部的工作井。工作井内有数个水泵,不断将雨水抽离隧道,从而保证雨季隧道安全。每条隧道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 

  此外,纬四路下穿隧道还设有两个调头通道。

  “紧急掉头通道平时以卷闸门格挡并不开放,如果发生车祸或其他紧急情况才可使用。”李晓春认为这样的设计更安全、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