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企业造成污染,让它赔得倾家荡产也赔不起,怎么办?日前,河南省环保厅与河南保监局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污染企业获利、损害大家埋单”的局面有望得到扭转。

  起步

  我省出台意见 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试点

  为什么要为污染投保?

  据权威部门估算,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一旦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在巨额赔偿和污染治理费用面前,事故企业即便赔得破了产,受害者也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补偿,最终只能由政府、社会埋单。

  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有关负责人说,“污染保险”其实就相当于“绿色保险”,一旦企业因为污染事故造成损失,就可以通过保险赔偿的方式,将损失降到最低。

  有市民提出疑问,那办了保险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放心”排污?

  这位负责人表示,“污染保险”的赔付只针对污染事故,企业有污染行为仍将受到环保部门的严厉查处,涉及刑事犯罪还要追究刑责,并不意味着企业掏了保险费就可以随便排污。

  按照《意见》要求,环保部门要牵头成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范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

  现状

  环境污染险全国已倡导7年 企业积极性一直不高

  据悉,美国在1988年就成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保险公司。2007年1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和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湖南、江苏等省市开始试点。

  2008年9月28日,湖南省株洲市昊华公司发生氯化氢气体泄漏事件。这家企业2008年7月投保了平安产险承保的环境污染责任险。依据相关条款,平安产险与村民们达成赔偿协议,在不到10天时间内就将赔款给付村民。这起理赔被称为我国首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获赔案例。

  但有关人士统计,我国部分试点地区的“污染保险”投保率逐年下降。

  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焰认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由于违规成本较低,加之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企业认为即使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主要由政府埋单,企业仅需承担较低的民事赔偿即可,导致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纠结

  国家指明方向 法律没有明确

  去年,环保部和保监会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启动了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

  而我省此次明确,鼓励、支持企业积极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重金属污染防控范围内的重点行业涉及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企业,率先开展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在相关行业建立较为完善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理赔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最终达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全覆盖投保。

  但这是否意味着我国起步对环境污染启动强制保险,有关人士均持谨慎态度。

  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说,环责险因为关乎公众利益而备受关注,是否需要“强制”也一直是业内讨论的焦点。在新修订的环保法中,其名称为“环境污染责任险”,意味着强制要求仍有待明确。

  声音

  加大政策引导 吸引更多企业自愿投保

  目前,是鼓励大多数企业自愿购买环境污染责任险,而对风险大、污染严重的区域或行业,实施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但有业内人士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分析,如果大多数企业都不投保,只有一些风险突出的企业投保,在保险覆盖面较低的情况下,难以实现环境风险的充分分散和分担。

  日前,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周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张成联合发文称,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购买“污染保险”。比如,将企业投保费用在税前列支,或者将企业缴纳的排污费按一定比例补贴给企业,以作为投保费用等。

  而朱铭来则认为,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引导企业投保比较合适,这也算是一种间接强制。比如新环保法中针对企业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设计了罚款按日连续计罚规则,高额的赔偿将促使企业积极投保。

  而《意见》也明确,环保部门会同当地财政部门,在安排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或者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时,对投保企业污染防治项目予以倾斜;将投保企业投保信息及时通报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先给予信贷支持。(首席记者 郑筱倩 实习生 肖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