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王献军)在城市的道路中,城市主干道像人体的大动脉,而城市支线路网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昨日,郑州市建委通报了郑州市188条支线路网道路工程进展情况。这些道路有些是既有道路,但通行条件非常差;有些是因为城中村或其他建筑物阻隔两端不通,市民俗称为“断头路”。

  【探访】

  一条小路带来的变化

  郑州市清江路(工人路—嵩山路)原来叫留园路,长534米,因为中间有村庄,一直是一条断头路。随着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大,周边村庄变成了一个个新小区,但这条断头路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出行。

  “这条路修好后,每天出门、回家再也不用绕来绕去了。”家住正商蔚蓝港湾小区的李新明说,以前开车出门,工人路跟嵩山路之前500多米的路就是“天堑”,出了小区门要想从一条路上到另一条路,得绕行1000多米,遇上早晚高峰就得十几分钟,现在新修的双向4车道,用不了两分钟就能从工人路上到嵩山路。

  清江路从今年4月份开工到10月份完工,用时仅半年,它不仅方便了周边小区居民出行,在高峰期也可以分流长江路日益增多的机动车。

  嵩山北路(电厂路—北三环)长256米,步行走用不了几分钟,但就是这一小段道路,使得机动车眼望着北三环下穿隧道但就是过不去。这段双向6车道的新建道路,不仅让嵩山路向北的车辆可以经五龙口南路、嵩山北路直达北三环,还让秦岭路从航海路一直连接到了北三环。开通之后大大方便了周边居民出行,也分流了西三环、京广快速路、科学大道立交的机动车。

  郑州北区也有一条新修的支路,作用非常重要。由于北三环施工,北区能替代北三环连接东西的主干道只有三全路和国基路,其中国基路通行条件又比较差,且向西只能通到金杯路。长1051米的宏达路的开通,让郑州北区早晚高峰东西方向汹涌的车流,找到了一条新的“宣泄”通道。

  【原因】

  城市建设“时间差”造成断头路

  清江路、嵩山北路、宏达路,就是市民俗称为“断头路”的支线道路。城市建设扩张太快,路网建设跟不上,存在时间差,加上城中村的天然阻隔,造成了这些道路长期存在。

  “城市建设都是规划先行,但落实到城市建设上,会有一定的‘时间差’。”郑州市市政建设中心工程部部长、支线路网打通工程项目部副经理李炳灿介绍,比如一些道路的报批、道路建设规划设计、道路工程建设招投标,甚至道路建设时间遇到冬季,都会成为制约建设的一定因素。

  还有一些城镇化推进项目,对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他们的建设速度相当快,但道路建设因为各种因素滞后了,就在一定区域内留下了“断头路”等。

  【出行】

  “断头路”打通改善交通微循环

  城市道路就像人的血管一样,主干道与支线道路就像大动脉与毛细血管,只有它们达到完美融合,整个城市的交通才能快速高效地循环起来。

  李炳灿说,要保障交通畅通,除了要保障主干道这些“动脉血管”畅通,支线道路这些“毛细血管”同样也要畅通,为承载能力饱和的主干道减压,打通城市交通微循环。

  用畅通的支线路网就近分流部分车辆,既能缓解附近道路交通压力,又可以方便市民出行。交通微循环做好了,城市道路的“大动脉”与“毛细血管”才能顺畅,才能真正实现“畅通郑州”。

  为实现这个完美融合,郑州市计划在2012年至2014年新修建188条支线路网道路,主要集中于三环区域内。

  【进展】

  50条“断头路”具备通车条件

  分布在郑州市区的188条“断头路”,采取市、区两级协作的方式修建。其中,郑州市建委修建道路105条,市城管局修建道路2条,金水区28条,二七区18条,中原区11条,管城区16条,惠济区6条,高新区1条,经开区1条。

  郑州市市政建设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188条列入改造计划的“断头路”,已经开工105条,其中清江路等50条道路已经具备通车条件。

  李炳灿说,“断头路”虽短,但却“五脏俱全”,水、电、气、暖、通讯等管道要同步施工。按要求,已具备通车条件的道路,要抓紧时间完善交通标示标线,进行竣工验收;正在施工的道路,明年9月底前要全部完工;剩余83条道路目前正在做前期工作,计划明年5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