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僵尸企业”的话题引发广泛热议。其中,钢铁、汽车等被认为是“僵尸企业”比较集中的行业,也是占用社会资源较多的行业。

  为什么明知是“僵尸企业”,却又无法令其退出市场、退出与其他企业进行资源争夺呢?要知道,绝大多数“僵尸企业”都是挣多少资源、浪费多少资源、损失多少资源,从而造成社会资源整体运行效率大大降低。如果这些资源运用到效益好、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企业,就有可能形成更多新的社会财富,而不是“僵尸”在这些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企业身上。

  很显然,地方政府是造成“僵尸企业”僵而不死的首要原因。一方面,很多“僵尸企业”都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提供者。别看这些企业早已“僵尸”化,但由于仍在大量消耗社会资源,特别是资金和原材料等,因此,税收还是不断形成的。对地方政府来说,自然不愿意将这些可以支配的收入放弃掉。更何况,消耗掉的资金资源都是银行的,出了问题也是由银行承担。另一方面,“僵尸企业”也是地方居民就业的主要提供者,特别是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承担着很重的就业任务。企业出现亏损是企业的问题,或者说是债权人的问题,企业如果关闭了,失业人员的安排就是政府的问题了。不到万不得已,政府是不会要求企业关闭或破产的。不仅不要求其关闭,还可能会调度一切力量,帮助其僵而不死。

  不希望“僵尸企业”消亡的另一方就是银行。这些年来,银行在“僵尸企业”身上可谓赌足了资本。很多企业其实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经可以退出市场了,但他们一旦退出市场,就意味着银行贷款没有了保障,有可能出现风险。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在向包括“僵尸企业”在内的地方企业进行融资时,已经对风险进行了叠加,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保、联保紧紧联系在一起,防止政府通过关闭、破产悬空银行债务。也就是说,任何一家“僵尸企业”的破产关闭,都有可能形成连锁反应,引发区域性风险。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对“僵尸企业”无计可施了呢?当然也不是。关键就在于,在“僵尸企业”问题上,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和银行做出努力,国家在研究“供给侧改革”方案时,也要充分考虑“僵尸企业”的市场退出问题,制定有利于“僵尸企业”退出的政策和制度。如企业之间的互保、联保问题,必须有新的政策界限,有切断互保、联保产生连锁反应的链条,让地方和银行能够不需要承担区域性风险压力。不然,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银行,都不会主动去解决“僵尸企业”问题。

  除此之外,约束政府对“僵尸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财力支持,也是让“僵尸企业”尽快退出市场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保壳大战”,更是“僵尸企业”僵而不死的典型代表。在进行“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只要不是政策性企业,要严禁地方政府对其进行补贴,倒逼企业做出改变或退出市场。

  由于“僵尸企业”对社会资源占用的量太大、效率太低,因此,若再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影响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所以,必须借“供给侧改革”的机会,把对“僵尸企业”的清理工作放到突出位置,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