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存在并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雾霾”成为近期人们关注的焦点。雾霾从哪里来?除了工业和其他污染外,有人将矛头指向了汽车尾气排放。

  激增的汽车保有量以及频繁的使用所带来的尾气排放,被认为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中,“超标”排放的柴油车更被指认为重污染源。“(国IV)大面积造假,90%的(处理)装置都不存在。”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李昆生的一席话,更是直接触及事件核心。

  不过,为何国家一直力推柴油车国IV排放标准的升级,但坊间却并不买账,以至于“假国IV”在行业内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呢?

  车企技术拖后腿?

  早在2010年,环保部就首次对外披露,将从2012年起对柴油车实施国IV排放标准,以降低其带来的污染程度。但在此后的几年间,国IV标准的升级几度推迟,直至2015年1月1日,国IV柴油车排放标准才算是最终落定。

  “国IV标准的推迟并不是企业的技术问题,实际上,从环保部首度放出风声起,企业就已经在作准备,到现在,我想国内主流的商用车生产企业都已经完成了技术上的储备。”中国重汽的一名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而记者从重汽、东风以及江淮等主流商用车生产企业处了解到的信息也证实了上述人士的说法。

  “目前我们国内商用车从国Ⅲ到国IV,一般采用通过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尾气中的有毒物质。”一汽锡柴的技术人员李明(化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他看来,虽然相较国Ⅲ车型,国IV车由于发动机的升级以及后处理设备的增加,会有一些成本增加,但由于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被转移到消费者头上,所以对车企来说,并没有理由拒绝国IV车的推广。“更何况与国Ⅲ相比,国IV车在利润空间上更大。”李明透露。

  既然如此,为何在此之前,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媒体,却频频曝光商用车特别是重型柴油车的经销商串通厂商,以“假国IV”的车混淆市场呢?李明认为,之所以如此,在于市场有需求。“同等配置的车,国IV的购买成本比国Ⅲ贵大概5万元,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加注车用尿素,成本进一步增加,买车的人自然也愿意买国Ⅲ车。”李明告诉记者,“消费者有需求,但在部分城市,国Ⅲ以及以下排放的车已经不得销售和上牌,所以厂商和经销商才想着要‘钻空子’,以‘套牌’的方式进行生产。”

  “一家企业钻空子,那么其余生产高成本低排放车型的企业怎么办?市场劣币逐良币,其他的企业要不照做也难。”上述中国重汽的内部人士认为。在汽车分析师张志勇看来,这一问题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缘于相关部门监管的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