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郑州 > 正文

送别人回家是义务,让自己回家是奢求

2016-12-19 16:16 来源:中国网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她的背景渐行渐远”。

  我是郑州铁路局郑州客运段高铁一队京郑一组的张瑞雪,作为一名乘务员,在值乘中总看到亲人爱人离别相送,他们在站台上挥手致别,迎来送往。我的每一趟车,让离别人相聚,看到亲人在站台拥抱身影,心里就酸了一下,自己上次见到妈妈是什么样情景,已经忘了。回过神,列车又徐徐开动,我的工作又要开始了。这时觉得回家对我来说竟是奢求。

  我家住在周口市郸城县,一个普通到十八线的小县城,那里还没通火车,所以我每次回家都是赶凌晨4点36的车,经过将近四个小时终于又到赶回县里的车,六个小时的车程回一次家好像翻山越岭,大费精力。回家的旅程让我望而却步,谁知道我有多久没牵过老妈那双日渐粗糙的双手,又好想再给老爸倒上一杯酒,听他说过去的故事。

  电话里的母亲好像都有些耳背了,的确,父母老去的速度或许已经超越我们成长的速度。家里天气是雨雪还是晴天,老妈都会第一时叮嘱我,“变天了,注意加衣,注意身体,注意休息,注意……,”而爸爸却说“工作完赶快休息吧,别听你妈在那边唠叨没完!”妈妈还是那么唠叨,爸爸还是那么冷若冰山。有次妈妈不知从谁那边学会用手机视频聊天了,摆弄半天,等着不耐烦的我,已经酣然入睡。第二天爸爸发来短信说:“你妈妈昨天把视频弄好之后,一直看着你睡着的样子,不敢吵醒你!”那时的我已泪眼婆娑。当月发了工资首先给妈妈买了一部手机。退乘的第二天就看到妈妈打来的视讯电话,很感谢现在科技弥补了我的一点点愧疚。

  看到客运段开通了回了趟家的专栏,了解到还有像我一样的情况的同事,看到他们与家人的合照,才发现自己的手机里面与家人的合影却一张都没有,想想真是可笑。我已经21岁了,好像觉得我这个“小棉袄”一点也不称职,因为从12岁在外求学回家的次数就很少,加之现在工作情况,回家更是遥不可及。别说“小棉袄”连最近基本的关怀都没有。

  九月六日那一天,是老妈的生日,其实我一直记在心里,但是很凑巧的遗憾的是一整天都在上班,晚上下班已经十一点了,也不再忍心打扰本来睡眠都不好的父母了。只能用短信送去我的祝福,做一桌家常便饭、摆一个生日蛋糕、点一个生日蜡烛,这样简单的事,却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不恋家的人,现在想想我是个离不开家的人。

  以前,总想逃离,逃离爸爸的严苛、妈妈的啰嗦,但是现在我想回家,我想让老爸再对我说教一番,再让妈妈啰嗦我几句,为他们坐一桌菜,为他们说一说我的故事。

  突然算了一下,今年大年三十我要在车队度过了,这仿佛又是一个魔咒,原本回家次数不多我想在过年陪着家人团聚的希望也没有啦!这就是铁路人心酸吧!

  每次在路上看到房屋的的广告业,多么想买一套房子,把父母接来,弥补这些遗憾,但是天不遂人愿,看着节节高升的楼房价格。一种无助涌上心头,仿佛是在嘲笑我,嘲笑我的无能为力,嘲笑我天真的想法。

  经常在路上的人啊,下班回家你肯定会找万家灯火有没有一盏灯为你而开,所以快回家吧,妈妈已经做好饭等着你呢!不要所谓的家只是一个邮政区号,不再是一串冰冷的电话号码,应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不是吗?

  好了,我的故事讲到这里,终究是要回到工作中来。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古训教育,做人处事应当懂得感恩,来到客运段,我真切的感受到车队领导和党组织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特别是对我们这些离家比较远的职工,谈心访问,就像来自家人一般的温暖。车队领导、党组织领导的关怀,真正的解决职工生活困难问题,这些都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生活中亲如姐妹,工作中耐心教导的尚丽娜车长,所有同事的关怀与帮助也让自己成长了起来。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我相信,一切的不便与困难都是暂时的,有组织的关怀和大家的努力,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责编:张迪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