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济源 > 正文

王屋山荣膺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

2013-11-07 09:57 来源:济源政府网

  10月31日下午,在市国土资源局会议室召开了由河南日报社驻济工作站、河南电视台驻济工作站、河南广播电台驻济工作站、东方今报、济源日报、济源广播电视报、济源电视台、济源广播电台、济源之窗、济源网、济源教育台等新闻媒体的朋友们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王屋山风景管理局、黄河三峡景区、小沟背景区负责人参加的王屋山荣膺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新闻发布会。

  会上,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陈学军就近年来王屋山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和荣膺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10月26日,在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园区龙潭峡景区召开的全国地质旅游发展院士、专家讲座暨龙潭大三峡谷地质文化研讨会。会上,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评选组委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李廷栋,中国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会长陈安泽,国务院资深参事、中国工程勘察大师王秉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铁代生,河南省地矿局原局长唐全国共同为王屋山等30家地质公园进行了授牌。

  这次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评选活动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和河南省地质旅游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活动从今年1月1日开始筹备,到9月16日的评选结果新闻发布会,历时9个月。期间,共有179家地质公园踊跃报名,3700多万网民、游客积极参与投票,经过材料申报、网民投票、纸质投票、专家评审等多种环节,最终,王屋山地质公园、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等30家地质公园荣膺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称号。

  王屋山荣膺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这是王屋山地质公园管理史上跨里程碑的、值得可喜可贺的一件盛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说明了王屋山地质遗迹资源和它的科学价值得到了专家的重视。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我市西部,行政区划包括邵原、王屋、下冶、承留等乡镇,是一座以裂谷构造、地质工程景观为主,以典型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地质地貌、水体景观为辅,以生态和人文相互辉映为特色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它分为王屋山、小沟背、黄河三峡三个景区,总面积876㎞2,核心区面积270㎞2。公园内共有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地貌景观等7大类、共21类189种地质遗迹。

  2003年,王屋山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5月,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荣获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称号;2006年,经资源整合,济源市和洛阳市新安县联手申报了世界地质公园,并于同年9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 2009年5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2011年10月,荣获河南省首届“十大优美的地质景观”称号。

  其科学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1、公园内发育的前寒武纪地层和各种造陆造山运动事件,为研究这一时期华北古大陆对Columbia超大陆的响应,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形成于中条旋回的天坛山倒转背斜,是研究Columbia超大陆碰撞聚合的理想地区;中元古代早期在王屋山——中条山“人字型三叉裂谷”内发育着完好的西阳河火山岩系,保存了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完整记录,对研究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具有重大的国际对比意义。

  2、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影响,中国东部发生了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了典型的盆-岭构造体系,济源盆地即为其中的一个,它原与鄂尔多斯盆地连成一片,保存有华北陆块南部中生代地质演化的直接记录发育早中期大陆性干热气候下形成的“红层”及中晚期半干热至湿润环境沉积的含煤岩系;晚三叠世植物群中除了有大量的“延长植物群”分子外,尚有华南晚三叠世植物群的分子,具有“大陆生物桥”的作用;因此,济源盆地成为国际对比的标准。

  3、黄河的形成演化及其对流域环境变迁的影响与黄河流域的古人类活动息息相关,黄河大断层在朔源侵蚀、切穿古三门湖的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控制了本区的地貌格局,因此,黄河的形成与演化、流域环境变迁的研究。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二是王屋山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得到了国土资源部领导和地质专家的认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市旅游局以及公园所辖的王屋山、黄河三峡、小沟背景区全力配合支持地质公园建设,加大了对景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修建了步游道,拓宽了景区沿线道路,完善了景区服务设施功能,统一了地质公园标识,在景区的美化、绿化、游客的参与度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为公园的建设管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局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先后投入资金新建3条科普路线;新增了124块大型宣传牌,183个科普解说牌,160块服务指示牌;新建了3个大型世界地质公园标徽雕塑;新建5座公园主题碑、园区碑;对农家饭店进行了统一编号;建设了景区生态、道路指示牌;对交通工具进行了统一标识;对王屋山地质博物馆进行了局部整改;新建了黄河陈列馆;新建了54米地质遗迹保护围栏;在公园边界设置了193个界碑和界桩;对公园所辖景区的导游进行了地质旅游知识培训;举办中小学生夏令营4期;编制了地质科普读物10余种;开展了“地学科普周”宣传活动;与地质科研单位开展了济源中生代盆地古生物化石调查发掘保护科研项目研究和王屋山地质公园地层剖面及溶洞景观保护项目;与中国科学院翟明国院士带领的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团队签订了地质遗迹保护与研究合作协议;建立了地质公园中英文网站;起草并以政府文件出台了《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办法》和《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两个规范性文件;开展了与国内、国外姊妹公园的交流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管理建设,目前,公园内基础设施更加齐全,地质科普氛围更加浓厚,地质遗迹保护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

  王屋山地质公园荣膺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我市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工作的肯定,更是我市地质公园建设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以王屋山景区为核心的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地质公园管理建设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了长足的进展,得到了民众以及专家的认可,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充分说明了地质公园建设不仅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是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中国”的需要。

  王屋山被评为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它对宣传我市王屋山地质公园山水之美、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质科学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进一步推动我市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战略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王屋山地质公园当选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为今后王屋山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10月26日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授牌仪式上,评选活动组委会——中国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会长陈安泽提出:要将这当选的30家“中国最美地质公园” 作为全国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的标杆和形象,打造成为地学科学史的中坚力量,使之成为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实现中国梦的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的典范。下一步,我局将以此为契机,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地质遗迹资源的监督保护工作。目前,我们正在和市法制局结合,依据济源市人民政府印发的《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办法》和《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公园所辖景区的地质遗迹资源的监督和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破坏地质遗迹、损坏科普标示牌的,或者未经公园主管部门批准在公园范围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通报,并限期进行整改。

  二是积极开展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公园规划修编国,进一步优化地质公园用地布局,全面发挥公园的功能和作用,突出地质公园特色,对地质公园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规划编制,确保新的规划编制更适应公园保护、利用、管理和发展的需要; 

  三是加大科学普及力度,营造浓厚科普氛围。科学普及是地质公园的三大任务之一,要充分发挥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的科普优势,通过通俗易懂的科普形式,让地质公园成为向公众传播地学科学的中坚力量,把地球科学知识渗透到旅游中去,努力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实现中国梦。

  四是加大地质遗迹的旅游开发和宣传力度。“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地质公园的重要任务,市旅游局和公园所辖的三个景区要借助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这一评选活动平台,大力宣传王屋山地质公园,推荐王屋山地质公园;依托“最美地质公园”这块牌子,保护开发好景区的地质遗迹景观,加大公园的宣传力度,开展好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把最美的山水景观和地质景观呈现给游客,共同为建设“美丽济源”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献礼!

责编:李文丽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