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频道首页 > 新闻发布会 > 正文

河南培养职业农民破解“老人农业”难题

2012-03-06 17: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3月2日电  (记者李鹏)河南省农业部门一项调查显示,45岁以上的兼业农民占全省务农农民的比例高达七成以上。明天谁来种田?“老人农业”已成为制约河南农业发展的一个现实难题。河南省提出,未来将加大对全省农民的教育培训,力争10年培养250万职业农民以破解“老人农业”难题。 

    “全村300多个劳动力,200多名青壮年外出务工,我只能组织老人、妇女替群众看守土地。”河南博爱县金城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孙永利如此解释成立合作社的初衷。

    而孙永利所在的金城乡南庄村仅仅是河南农村的一个缩影。据河南省农业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全省2698万务农农民中,初中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高达九成以上,而45岁以上的兼业农民占全省务农农民的比例也高于70%,而其中的专业农民不足10%。

    “受比较收益驱使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需要,一大批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农民相继转移到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是留守务农农民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主因。”河南省农业厅科教处的农民培训负责人吴秀云说。

    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2011年的小麦生产成本调查印证了吴秀云的分析。按照每户种植5.1亩小麦计算,2011年河南普通农户的户均小麦种植收益仅为1337.7元,而同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达到1943.9元。这意味着一个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月工资与一户农民全年的小麦种植收益相当。 

    与此同时,近年职业农民的兴起为传统农业大省河南破解“老人农业”难题提供了有益探索。河南滑县农民、“萝卜哥”韩洪刚不久前注册成立了“河南萝卜哥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并报名郑州广播电视大学进修工商管理。而其所在的滑县赵营乡,依靠在全国各地承包的16万亩土地而走出去的2700多名职业农民每年创收6000余万元。

    依托2008年成立的农机合作社,2009年,孙永利又成立了中原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辐射的2万多亩耕地被细分为大田、蔬菜、山药和生姜四个细分专业组。“必须用经商的理念来经营土地,2012年年底,力争让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孙永利说。据统计,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0758家,实有入社农户175万左右,辐射带动非成员农户257万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要组织依托。

    专家指出,农业比较收益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完成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化,而与土地的相对固定关系,有利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引导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届时作为农业优质劳动力资源的职业农民输出有可能成为河南农业的另一优势。

    按照计划,河南省未来将从重点培养职业农民、农民企业家、农村带头人、农村基层管理干部队伍入手,力争至2020年,在全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0万人次,培训职业农民250万人,培养造就15万农民企业家和农村带头人,对10万农村基层干部开展中等职业学历教育。

    “大量培养职业农民,不仅能让农业生产更加集约高效,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奠定基础,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能让农民在市场大潮中更好地‘游泳’,通过利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丰产增收,届时包括‘老人农业’在内的‘三农’难题将会得到缓解。”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薛豫宛说。

 

责编:刘占英
0

相关新闻

更多>>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