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频道首页 > 重大新闻 > 正文

漯河转干部作风带政风民风

2013-02-20 07:43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2月16日,春节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前来漯河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理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一大早各进驻单位的工作人员就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

  而这,只是该市上班第一天的一个普通场景。放在以前,很多人还在忙着“过年”。

  从去年10月9日起,漯河在全市开展“双整双促双承诺”活动(简称“三双”活动),铁腕整治庸懒散软、吃拿卡要,促进行政效能提升和工作作风转变,服务发展承诺与民生承诺。

  在中央八项规定和我省贯彻落实意见出台后,这一活动又自觉融入其中,成了漯河抓作风建设、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的生动实践。

  “这是一场‘整治风暴’。”漯河市纪委工作人员称,因动了真、碰了硬,所以“管了用”。

  “要还是以前的老样子,我可不乐意来”

  漯河市实验中学语文老师关丽芳去年办过房产证后,十分乐于与这些政府办事机关有更多接触。去年年底,作为从服务对象中随机抽取的代表,她参与了对国土资源局行政审批服务科等科室的年度“知情评议”。“要还是以前的老样子,我可不乐意来。”她说。

  关丽芳所说的“老样子”,一些来此投资兴业的人士也曾经向市里反映过:找个别部门工作人员办事,今天推说电脑出问题了,明天又说盖章的人没有来,后天竟称有急事要马上出去。

  而现在,这样的现象已少之又少,群众也正与这些机关“走得越来越近”。

  “没有良好的作风,再好的机遇也抓不住,跨越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省政协副主席、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说,其结果必然影响政府形象,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背道而驰。

  缘于此,漯河市委市政府去年10月9日召开动员大会,正式推出“三双”活动。

  “这个活动绝不是在走过场。”漯河中裕燃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窦光献有着这样的体会。

  下述行为有其一,就予以问责:上班迟到、早退、擅自离岗,工作时间打牌、聊天、炒股、玩游戏,甚至到茶楼、歌厅、洗浴中心等场所消费;工作日午间违规饮酒,下午办公室不见人;能一天办完的拖一星期才办好,

  能一星期办完的拖一个月才给办,办事效率低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力不强;讲空话、套话,对群众有诺不践诺,不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

  “尽管这些问题只发生在极少数干部身上,但影响很坏、危害很大,影响了漯河的长远发展。”漯河市长曹存正说。

  为此,该市提出: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进程中,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载体、是目标,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目的、是根本,作风建设是保证、是推力。

  “不能给说情者一点可乘之机”

  庸懒散软、吃拿卡要,不尽职、不作为,让企业烦、民心堵。

  为此,漯河市打出的是一记雷霆万钧的“重拳”,其力度从临颍县的举措可见一斑:宣传教育天天见、明察暗访天天见、问责曝光天天见,三个“天天见”催逼干部作风转变。

  “2012年11月7日,县‘双整双促双承诺’活动督查组对县委综合楼的上班情况进行督查,发现有7人迟到,其中县监察局陈彦春8点02分到岗……”

  现在,临颍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陈彦春调出这条手机短信看时,仍为当时自己不得已出此“孬招儿”而笑。

  作为督查组负责人的他其实那天没迟到,之所以要“自己通报自己”,是因为找他说情的人太多。这样的短信,不仅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都能看见,还会第一时间发给漯河市主要领导。

  “之所以活动效果好,关键就是敢于痛下决心、痛下狠手,公开曝光典型案件,严厉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智民要求,不能给说情者一点可乘之机。

  漯河要求各部门、各行业将工作职能、业务范围、审批权限、执法依据、办事程序和办理期限、收费标准、监督电话等内容,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同时优化、简化工作流程,使权力、责任、承诺在阳光下运行。

  媒体不间断暗访,让人民群众打分评议,然后相关部门果断问责,成为让活动效果迅速显现的“利器”。

  据统计,活动开始以来,该市已问责党员干部320人,其中通报批评175人,效能告诫75人,党政纪处分66人,待岗4人。

  活动催逼着政府机关服务理念的转变。漯河市路灯管理处副主任孟庆树说,原来城中村是“三不管”,现在观念、管理都在转,已为“城中村、背街小巷安装路灯1500多盏”。

  “过去向省里申报‘民营诚信企业’材料,需要8个部门盖章,跑一个星期都盖不完。”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孙国治高兴地说,现在一天就能完成。

  如今,漯河机关中开始呈现出的“四多、四少、四明显”,正在机关和群众中流传:

  中午在机关食堂吃饭的多了,到宾馆、饭店喝酒的少了,下午耽误工作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变;守纪律、讲自觉的多了,迟到、早退的少了,工作秩序得到明显改善;上班时间集中精力干工作的多了,消磨时间的少了,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改进;为群众办事的多了,老百姓的埋怨少了,随之而来的是整个机关作风和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

  “永不竣工的工程”

  为期6个月的活动结束后,又会是怎样一番场景?很多人心里都揣着这个问题。

  “‘三双’活动的成效,关乎一个单位的干部作风、服务质量,关乎整个漯河经济环境的好与坏、发展速度的快与慢。”漯河市委明确提出,这项活动决不能忽冷忽热、虎头蛇尾、避重就轻和风大雨小。

  据市纪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这一活动正由纠正表层的“庸懒散软”,逐步转向整治深层次的“吃拿卡要”,重点查处损害发展环境、滥用职权、效率低下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规违纪行为。

  “坚决不能只抓‘小虾米’。”他表示说,前段时间通报、处理的科级以下干部多,县处级干部少,下一步对违规违纪的人、影响发展的事,不论涉及到谁、涉及到哪个部门、涉及到哪一级别的干部,都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转变作风、优化环境是永不竣工的工程。”靳克文明确表示,此次“三双”活动虽然只安排了6个月,但决不能“雨过地皮湿”,而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从而使漯河的干部永远保持昂扬的斗志、优良的作风,使漯河的发展永远保持良好的环境、不竭的动力。

  (记者 刘国挺 龚砚庆)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