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5个城市新区建设全面“提速”
“十一”佳节刚过,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再添生力军:规划面积148平方公里的驻马店新区获批,首要定位是市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作为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河南15个城市新区建设全面“提速”,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十年沧桑,十年巨变。
纵观河南城镇化发展,尤其是2010年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启动后,一个个城市规划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全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已有500个新型农村社区基本建成,6000万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变,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兼顾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为亿万中原儿女绘出如诗一般的壮美画卷。
选择:科学发展的有益实践
十六大以来,河南积极探索城镇化发展道路,迎来城镇化发展“黄金时代”。
从“三头并举”到“中心城市带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再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我省城镇化发展始终步履沉稳而矫健。
“新型城镇化是河南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益实践,是立足省情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尝试,也是河南作为人多地少、资源约束严重、三农问题突出的中部地区省份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说。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很“给力”。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关于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按照整体发展和城乡统筹理念,我省把18个省辖市全部纳入中原城市群统筹布局,突出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规划建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五级现代城镇体系,勾画出一幅符合河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美好蓝图。
“青龙关下是‘洋房’,红瓦白墙好漂亮。”这句顺口溜是巩义市大峪沟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缩影。大峪沟镇22个行政村已规划为10个新型农村社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原副司长张勤由衷赞叹:“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河南的创新。”
2011年年底,河南城镇化率越过40%的“关口”,达到40.6%,城市规模和综合影响力不断扩大,呈现出要素聚集、内外联动、合作共赢、加速崛起的良好态势,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提升:城乡发展活力四射
在濮阳市行政南小区的王让菊和老伴儿在濮阳生活了三十多年。谈及最近几年濮阳变化,她说:“城市比以前更大、更绿、更亮了。”
据了解,十年间,濮阳城市建成区面积由30平方公里扩大到63平方公里。近几年开展的濮阳市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启动23个城中村改造,完成背街小巷、公厕等公共设施改造项目近百个,主城区“四大夜景片区”初步呈现。
濮阳市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仅是我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的一个生动写照。作为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今年,全省集中开展了“三改造两整治一加强”活动,即城中村、旧商业中心、棚户区改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和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要义:以人为本铸就和谐
以人为本,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义。
今年安阳市计划竣工的17个项目、11039套保障性住房全部封顶,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安阳市又将有11039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实现“居有其所”。
自200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六年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列入承诺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2002年以来,全省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9380万平方米、127万套,基本建成6329万平方米、84万套,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19亿元。今后三年,我省将再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20万套。
十年间,全省房地产开发实现年均16.7%的增长,竣工房屋建筑面积达17.71亿平方米。有数据显示,2010年,河南城镇居民现住房总建筑面积为人均33.27平方米,较2005年人均增加2.43平方米,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省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多渠道城建投融资体制,鼓励跨地区、跨行业投资和区域共建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目前,全省有16个市、县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8个市、县荣获国家级园林城市(其中8个县城),全省国家和省级园林城市(县城)达到70个,占全省城市(县城)的56%。(记者 谭勇)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