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厅:促水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中原永续发展
前 言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在做,关键在结合实际做。关键在做,就必须让党的十八大报告入脑入心,真正做到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务求系统认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党的十八大代表、省水利厅厅长、党组书记王树山同志的这篇文章,把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与全省水利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注重研究解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关注的水利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原永续发展的崭新思路、具体举措和宏大目标,展示了把十八大精神转化为谋划发展、推动发展的正确思路、扎实举措和实际成效的自觉自信与责任担当,也为各地各部门如何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谋划发展思路相结合、与履行职责要求相结合提供了有益借鉴。特发此文,以飨读者。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铿锵有力的生态文明宣言,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憧憬的“中国梦”, 必将对未来中国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报告多处涉及水利工作,并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新时期治水方略,深化了水利工作内涵,拓展了水利发展空间,更对水利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对于强化生态之基、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必须先行!
现状:直面三大难题
长期以来,我省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持续做了很多积极工作,建设了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264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4万平方公里,农村水电装机36.8万千瓦,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6立方米。水生态建设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水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河南振兴的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形势不容乐观,任务非常艰巨。
从我省目前现状来看,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我省人多水少,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有405亿立方米,人均、亩均分别为430立方米和34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属于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地区。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满杯水的话,我国水资源不过是一个杯底,而我省的人均水资源仅仅是杯底的五分之一。更为严重的是,一方面,水资源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污染严重、地下水长期超采,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已形成近8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44.4%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劣于Ⅴ类标准,部分地区地下水也遭到不同程度污染,已威胁到城乡饮水安全;2.72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尚未得到治理;河道断流、湿地萎缩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水资源约束趋紧、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影响人民群众幸福与健康的三大难题。面对严峻现实,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思路:坚持八字方针
人口多、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是我们的基本省情;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是我省可持续发展绕不开的槛;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新期待。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中原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走好“三化”协调路子的伟大征程中先行一步,充分发挥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功能,是全省水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出发,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我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八字方针,在重水、惜水、护水、管水上下工夫、求实效。
重水。要像重视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对水利建设的重视要毫不动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心要坚定不移,大干水利的热情要持之以恒,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惜水。要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节约水资源。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着力强化工业和城市节水, 树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观念,严控高耗水、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摒弃拼水耗的非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建立节水型经济和节水型社会,以用水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护水。要像对待生命家园一样保护水资源。加强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实现水畅其流、河复其清,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建设优美的水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
管水。要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管理水资源。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保持水生态系统平衡,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水利保障。
总之,通过富有成效的“重水、惜水、护水、管水”,建成节约高效、保护持续、源清水亮、山川秀美的水生态文明体系,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水利人的贡献。
措施:把握四个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凸显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转型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省水利系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崭新思考、具体行动和创新实践。水生态文明建设所涵盖的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体系、科学完整的水生态体系、优美宜人的水景观体系,高效运行的水管理体系,将开启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推动全省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中原。
结合我省特殊的省情、水情,我省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在优化水空间、节约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提升水环境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着重优化水空间,促进民生和谐。水空间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做出的水利宏观布局和优化配置。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部署,我省将优化水利总体布局和水资源总体配置,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依托,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原有水系为构架,实施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工程、赵口引黄、引江济淮等一批水系连通工程,实现黄河与海河、黄淮、江淮流域水系沟通,建设“一纵三横、南北调配、东西贯通、区域互补”的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形成引排顺畅、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将河南打造成华北地区水资源配置战略枢纽,促进中原和谐发展。为建设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基础支撑,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着重保护水资源,实现永续发展。节约水资源是保障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重在强化管理,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和切入点,全面确立“三条红线”,严格实行“四项制度”,重点做到五个坚持。确立“三条红线”,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四项制度”,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严格实行用水效率控制制度,严格实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严格实行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粮食安全、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二是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五是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严格水资源节约保护,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逐步实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人水和谐的文明发展、永续发展。
着重修复水生态,再造秀美山川。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推进水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优美的水生态环境,重在修复治理。要突出四项原则,一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预防监督管理体系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把人为活动产生的水土流失控制在最低程度。二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预防和治理,统筹治理的需要与投入的可能,统筹各区域的治理需求,统筹治理的各项措施。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形成综合防护体系。三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大对重点生态区的保护,推进生态脆弱地区的水生态修复,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情况,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淤地坝建设、封山禁牧生态自然修复、农村水电代燃料等关键措施,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四是科学管理,注重效益。水生态环境建设要统筹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妥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增收的关系,改善民生,修复生态,再造秀美山川。
着重提升水环境,建设美丽中原。优美水环境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人民群众迈向小康生活的重要标志。打造优美水环境重在综合提升。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城市水环境,大力推进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在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的同时,结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综合提升城市河湖治理标准,完善水网工程体系建设,加强水污染防治,改善城市水环境,逐步实现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目前郑州、洛阳、开封等城市水系建设已具规模,收效良好。二是农村水环境,以解决农村河道功能衰减、水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为重点,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水系沟通、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恢复河道功能,改善农村水环境和用水条件,建设城乡一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美丽中原。
保障:落实八项举措
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关键在做、关键在结合实际做。要紧密结合河南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科学明晰的思路、务实有效的作风、热情饱满的干劲抓好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
建设水生态文明同样关键在做。河南特殊的省情、水情,要求我们在建设水生态文明进程中要完善一项制度、制定一批规划、实施六类工程,使我省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挖掘资源优势中突出特色,在创新发展思路中提升水平,在服务科学发展大局中彰显价值。
完善一项制度。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五项工作。一是抓紧制订主要河流、流域及市县水量分配方案,保障生态用水基本需求;二是抓好用水定额管理和用水计划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三是做好水功能区监管、评价,加强入河排污口监测,逐步实施动态监控;四是加强对重点生态区和水源地保护,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和地下水保护制度;五是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监督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管理措施。
制定一批规划,以科学发展规为指导,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编制全省水系连通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一批规划,丰富和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合理安排建设布局,指导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实施六类工程。一是加快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口村水库等重大工程及一批中小水源工程建设,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二是加快重要支流重点河段治理,完成伊洛河、贾鲁河、北汝河等12条纳入国家规划的重要支流治理。三是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重点水保生态工程、坡耕地综合治理、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小流域坝系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五是实施农村水电建设,继续进行小水电代燃料、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农村水电节能增效减排三项惠农工程建设。六是推进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加快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工程、赵口引黄灌区扩建工程前期工作,积极开展引江济淮工程规划研究工作,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是历史使命、人民重托。水利人定当努力拼搏,奋发有为,不辱使命,让中原大地江河更加安澜、山川更加秀美、人民更加安康、生活更加美好!(王树山)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