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方病防治项目启动 碘缺乏病仍是防治重点
记者8月24日从河南省卫生厅获悉,今年我省地方病防治项目已于日前启动,中央下达项目专项资金372万元,省级配套资金300万元,用于我省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等重点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根据项目安排,今年碘缺乏病防治仍是重要内容之一。据介绍,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机体摄入不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主要包括俗称的“大脖子病”和能造成智力低下的地方性克汀病、亚克汀病等。今年我省将继续监测全省156个县(市、区)居民户食用盐使用情况。
据悉,我省逐步健全、完善了碘缺乏病监测系统,连续、动态监测人群碘营养水平和碘缺乏病病情,并按照2011年9月15日卫生部发布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结合人群碘营养状况,将我省的食盐加碘含量标准由35mg/kg调整为30mg/kg,于今年3月15日起正式实施。
鉴于今年处于新、旧盐碘含量标准的过渡期,我省今年合格碘盐的判定标准为:20~50mg/kg之间为合格。
另外,为按期实现《河南省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基本消除我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的目标,从今年开始,我省将有计划组织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开展防制考核验收工作。我省相关3个县(市)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已全部列为省级监测县。
大骨节病发生于儿童,会造成儿童关节透明软骨的变形与坏死继发的骨关节炎。为在“十二五”期间消除大骨节病,我省今年将在洛阳市和三门峡市的5个病区县开展消除大骨节病考核验收工作。
■相关链接
我省地方病防治现状
目前,我省98.7%的县(市、区)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已查明的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全部落实了供应不加碘食用盐措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率达到100%;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率为75.4%,受益人口830万人;大骨节病、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地方病防治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我省地方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还有待健全;碘缺乏病防治成果还比较脆弱,个别县尚未达到消除目标;已落实改炉改灶、改水措施的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病区需要加强后期管理,进一步巩固防病效果;地方病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也需进一步加强。(记者屈 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