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抱团合作深耕“金土地”加快新技术推广
“三个棚的蔬菜入春以来已卖了6万元,全年下来就是20多万。”5月3日,太康县符草楼镇汪郑村菜农汪学灵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告诉记者。
去年,汪学灵加入该县白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3个日光温棚,种植黄瓜、辣椒、苦瓜等。
汪学灵的欣喜来自太康县采取示范创建、规范运作、扶持壮大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县目前已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社760家,入社社员1.97万人,辐射带动农户10万多户,涉及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农机植保服务、农副产品加工等10多个领域。
农民抱团闯市场。朱口镇郭庄村成立先科粉条专业合作社后,引进了全自动粉条生产线,产品销往浙江、湖北、安徽、新疆等10多个省市区,去年入社农民人均粉条产业收入达6000多元。合作社内实行统一生产资料投入,统一产品采购与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34户粉条加工农户由原来的小作坊生产,变成了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的市场化大生产,
形成了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高效农业借势扩张。西瓜还长在瓜秧,已通过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广州、上海、武汉、南京、北京等地的客商订购。庆丰收、腾飞、鸿运连连等10个西瓜种植合作社建大型西瓜交易市场13个,开通了西瓜外销绿色通道,瓜农年均增收5000多元。串串红辣椒种植合作社兴建了龙城辣椒交易市场,年交易量1000多万公斤,社员年亩均收益4000元以上。全县目前已形成西部40万亩西瓜、北部25万亩辣椒、南部食用菌、常营镇万亩油桃、东部万亩反季节蔬菜五大生产基地、40多个农业产业带,经济作物面积占到全县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土地连片粮增产。朱口镇地管家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00亩,代管土地8万亩,旋耕、耙地、施肥、播种、追肥、除草及病虫害防治、浇水、收割,小麦从种到收的全过程,都由合作社包了。目前,全县合作社植保服务的耕地面积60多万亩,接近全县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县粮食产量屡创新高,被评为河南省超级产粮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新技术推广有平台。“这台是深松机,用它耕作能使土壤下松上实,提高蓄水能力。”4月28日,在太康县新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广松告诉记者:2012年合作社推广两项新技术,一是深松、深耕土地技术,小麦增收15%,玉米增产10%;二是免耕播种技术,种子、肥料、耕作一次性完成,每亩节约化肥15公斤,节约耕作成本10至20元,小麦增产10%。一些新型农机具、农业新技术率先在农机、植保、种植合作社推广,使合作社成为新技术推广的前沿阵地,农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的主平台,从而加快了实用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记者 赵春喜 通讯员 郜 敏)
相关新闻
更多>>